2023年9月,在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维度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其中,“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作为教育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对新时代师德师风的高位引领与精准凝练。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表述出自《世说新语》,原意指言语足以作为读书人的法则,行动足以作为世人效法的典范。对教...
2025-09-10“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是完善和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目标,旨在克服法院内部的司法行政化现象并理顺独任法官、合议庭与院庭长、审判委员会之间的关系,阅核制的设立则是为了实现“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的管理目标。然而,当前阅核制存在重心偏离、适用范围偏大、阅核意见效力异化的问题,需要基于经验逻辑予以调适。 员额制推行十年以来,法官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在大多数基层法院已经得到解决。年轻法官虽...
2025-09-102008年6月,《萧军全集》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厚厚二十册,荟萃了著名作家萧军毕生的文学作品和日记、书信等,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部重要文献。 然而,“全集”不全,已成通例。改革开放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出版了两版《鲁迅全集》(1981年版和2005年版),至今仍有增补的空间。那么,《萧军全集》也不可能例外。《全集》失收的萧军演讲稿《我们要怎样活下去呢?》就是最新的一例。 据我所见,关于《我们要怎样...
2025-09-07凝聚力与战斗力空前增强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海外华侨“以身家生命贡献”,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抗日战争,凝聚力与战斗力空前增强。 捐款捐物—— 1932年1月1日,华侨救国总会在上海新桥街振新南里2号(今金陵东路与浙江南路口)成立。抗战爆发后,海外侨胞率先筹集捐赠资金,各地筹款往往先集中至上海。其中,中南银行、大通银行等是海外华侨汇款的主要代收点。 抗战时期,全球华侨组建了近4000个团体...
2025-09-05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驾驭智能技术革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纵观全球,多个国家近年来纷纷将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作为教育战略的核心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育路径。 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和价值 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是...
2025-09-05坚持大历史观必须坚决反对割裂式、碎片化的孤立性的观点 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展的历史链和空间场来看,中国抗日战争有两个重要历史地位,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最早的战场”和“东方主战场”。这两个历史地位决定了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坚持大历史观必须坚决反对割裂式、碎片化的孤立性的观点,避免对中国战场局限于阶段的片面认知和局部解读。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
2025-09-04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获得伟大胜利,这一历史重要节点在众多方面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至深、至广的影响。这场胜利既是军事之胜,更是历史之胜。在这一维度上认识抗战胜利,其丰富的政治内涵、宽广的历史纵深可以更充分地展现出来。 “家”之重塑 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传统中国,家国天下既是现实中基本的社会连续统一体,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和中心认同。 时间步入近代,随着...
2025-09-03区域国别学和语言学的双向赋能 区域国别学是大国之学、强国之学,承担着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战略任务。回顾历史,这门新的一级交叉学科,与语言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语言学如何超越“工具”定位,与区域国别学构建起一种相互激发、彼此成就的双向赋能关系?这不仅关乎语言学自身的未来,更直接影响着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的深度与效度。溯本求源:学科共生的历史与逻辑 从学科源流...
2025-09-02近日听闻上海大学开发了沪语的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为家乡方言欣喜的同时,我想起了“出口”上海话的几件往事。拜师的安娜 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一天中午下课,大楼传达室的师傅叫住我,说有个外国人等在接待室。走去一看,是两年前毕业的南斯拉夫学生安娜。寒暄过后,安娜道出来意。原来她结束了大学的中文学习后在上海一家对外贸易公司工作,同事大部分是上海人,他们用上海话交流时,安娜也想加入,所以特意来找我,...
2025-09-02中国STEM教育进入新阶段。 作为国家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举措,STEM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自21世纪初引入后,一直面临课程体系不连贯、社会参与生态缺失、教育公平性不足等现实问题。如何借鉴芬兰、美国等国在早期教育介入、全社会协同及国际化合作等方面的经验,构建适配中国国情的STEM教育体系,成为当下教育界亟待破解的课题。 《...
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