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书香·上海之夏”的压轴讲座,“世纪阅读论坛:中国发展的现代转型与文化自省”昨天在上海图书馆举行。3位嘉宾与来自社会各界的数百名观众进行了现场互动,以对话形式探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本源与文化认同,以中华文明的根基为视角,展望中国发展之路。论坛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市版协、上海图书馆、新民晚报主办,上海人民出版社承办。
演讲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认为,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国改革开放不仅激发了全民族的创业热情,而且增强了古老民族记忆中的忧患意识,“在改革实践中所体现的‘中国发展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并发扬光大”。
来自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赵林教授指出,现代化是世界潮流,不可逆转,传统文化也需要现代化转型,实际上无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存在着与现代化对接的问题,而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于寻求一系列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寻求一种中庸,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比较稳健的。面对现代化,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不是要返本开新,而是如何与现代社会形成一种正相关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提出,中国的未来依赖于发展的转型,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如何沟通“现实”这一问题,中国近百年来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与建设国家的经验教训,是我们把握现实的出发点,也是展望未来的立足点。
《文汇报》 日期:2012年8月20日 版次:8 作者:吴越
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2-08/20/content_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