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沪开班 共探智能时代全球合作新路径

2025年10月22日 智能+

  10月20日,“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上海举行开班仪式。作为年度“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后续活动,本次研讨班由中国外交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协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来自21个国家的38名学员参加了此次研讨班。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外交部人工智能事务协调员孙晓波,委内瑞拉科技部副部长埃尔南德斯,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刘光勇,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潘焱,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等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副校长吴健主持。

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沪开班 共探智能时代全球合作新路径

  陈杰在致辞中指出,上海正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启动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面向未来,上海将深化算力、数据、人才全球合作,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治理规则与国际标准对接,打造平权、互信、多元、共赢的开放生态,为全球AI发展提供“上海方案”。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在研讨班致辞

  孙晓波表示,人工智能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应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要始终坚持创新开放,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始终坚持公平普惠,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可及性;始终坚持协同共治,由世界各国共同探讨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

外交部人工智能事务协调员孙晓波在研讨班上致辞

  埃尔南德斯表示,当前AI已从理论走向现实,全球南方国家需从“技术消费者”转变为“生态创造者”,避免技术鸿沟扩大。委内瑞拉正通过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制定AI伦理法典等举措加强能力建设,期待与中国等国家深化合作,构建多极共生的AI发展格局。

委内瑞拉科技部副部长埃尔南德斯在研讨班上致辞

  钱旭红则聚焦教育与AI的深度融合,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启创·Innospark”教育大模型。他表示,教育大模型是重构未来教育生态的“新基座”,高校需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探索人机共教新范式,主动参与全球智能治理,让AI红利惠及每一个群体。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在研讨班上致欢迎辞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健主持研讨班开班仪式

  据悉,本次研讨班是继华东师大“全球教育领导力学院”成立之后中国落实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承诺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前中国已分别在上海、北京举办两期研讨班,此次研讨班将安排嘉宾参访“模速空间”、傅利叶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代表性科研机构和企业,并邀请中国顶尖专家开展互动交流,为各国智能化转型提供实践参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上海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方已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支持搭建基于公共利益、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的包容治理平台,鼓励搭建全球和区域性交流合作平台,确保各国人工智能研究者、开发者和治理部门保持技术和政策沟通。本次研讨班是进一步推动该倡议落地的具体实践,为全球AI治理规则对接、技术标准协同、能力建设合作搭建对话平台,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需求,助力其提升AI技术可及性与应用能力。

  开班仪式后,全体嘉宾合影留念,标志着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正式拉开帷幕。未来六天,与会嘉宾将围绕AI伦理治理、产业应用、教育赋能等议题开展深度研讨,为全球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 | 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 编审 |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