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恩格斯逝世120周年。12月29日,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宣传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纪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暨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8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罗勇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局级参赞唐海军,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原会长王学东出席并讲话。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保主持开幕式。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讲话
童世骏指出,在纪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之际,我们需关注恩格斯重要的著作。《反杜林论》等经典著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尤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理论修养的提升,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队伍建设,做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翻译、传播、宣传、教育等各项的工作。

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原会长王学东讲话
王学东表示,仔细研究和考察恩格斯晚年工作和实践活动,他晚年所写的论著,及其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均表明,他是坚持共产主义的典范。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局级参赞唐海军讲话
唐海军认为,中国在思想上、政治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新模式。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学习乃至模仿,世界社会主义寄希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

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罗勇伟发言
开幕式上,罗勇伟介绍了1930年首次将《反杜林论》全书译成中文的、曾任中共上海市沪西区委书记的吴亮平生平事迹。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保主持开幕式

“纪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暨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85周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现场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10余所大学30余位专家学者,就恩格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所作的贡献进行了研讨交流。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30余位师生与会。
阅读原文
记者、摄影|查建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