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人民政协报|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

2016年03月07日


陈群委员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


议题接地气 影响入人心


  在3月4日农业组小组讨论会上,王鹤龄委员谈起全国政协2015年的工作时如数家珍,“尤其是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深入人心。”

  提起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多位政协委员都打开了话匣子。

  “2015年我到县里调研,向当地人介绍我是全国政协委员,对方马上就说起了双周协商座谈会,我顿时觉得很骄傲。”霍学喜委员说。

  “目前老百姓对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非常关注,这体现了政协关注民生、敢于担当、不回避问题的作风。”刘身利委员说。

  霍学喜还谈起了他参加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双周座谈会的感受。

  “座谈会在参会人员选择上非常有特色,有委员、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也有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为社会各界提供面对面的协商交流机会,生动地体现了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霍学喜介绍,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双周座谈会召开之前,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已经组织委员赴宁夏、贵州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座谈会上,还形成“坚持精准扶贫的方向、坚持与区域发展、扶贫综合措施、区域生态工程相结合”等建议。

  “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具体、氛围民主、讨论深入、成果丰硕,已经成为全国政协协商民主经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霍学喜说。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来说,今后还要加强学习、继续加强调查研究,真正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刘身利说。(记者 王菡娟


让协商更有实效


  3月4日上午经济界34组小组会上,“协商民主”成为委员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上做了很多创新的工作。”黄淑和委员建议,下一步应更加关注协商民主的最终成果,要跟踪,看到实效。

  石军委员表示,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在建言献策、协商民主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让他感受最深的是双周协商座谈会。“‘座谈’加上了‘协商’,在内涵上有了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创新,体现了新的时代内涵,也契合了中央强调的‘协商民主’精神。”

  石军认为双周协商座谈会起到了四个效果:通过这样一个协商民主的平台,宣传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方针政策;汇集了一些委员、专家学者的智慧,对中央和政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到各地调研时,充分听取当地的意见,交流总结当地的经验;在调研和座谈中,委员得到了历练,议政建言能力得到提高。

  “今后几年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重点,我认为应该放在怎样完善、实施好‘十三五’规划上来。”石军表示。

  在李毅中委员看来,政协委员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非常重要,“政协委员的调研、议政建言要按照政协的定位来,善议政、会建言才能建真言、出实招。”李毅中表示。

  肖宏江委员表示,在议政建言方面,政协这个协商平台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提出全国政协可以在现有双周协商座谈会、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协商发布制度,汇集政协委员及各方面专家的建议,定期向媒体社会公布,以扩大双周协商座谈会和委员议政建言的影响力。(记者 李彬


报告“实”反映了工作“实”


  3月4日,民建组小组讨论会上,“民主监督”的话题引起与会委员的共鸣。

  去年,全国政协共开展了12项监督性强的调研议政活动,推动了相关工作改进和政策出台,王永庆委员参加了其中一项。“让我体会深刻的是,委员们给地方党委、政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时,有的很直接,甚至很尖锐。大家的共同感受是,不管是全国还是地方,对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视,老百姓也实实在在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

  “报告专门用一个章节谈‘强化民主监督职能’,又用一个章节谈‘进一步提高民主监督实效’。”“民主监督”跃然纸上,武献华委员也忍不住为之点赞。

  “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需要切实履行。近年来,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的确越来越多,越来越实,对各级地方政协提升履职能力有积极借鉴意义。”来自浙江的陈小平委员同样深有感触。他建议,今后在提高民主监督实效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整合全国和地方资源,总结各级政协开展民主监督的成熟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政协整体的作用。  

  钱学明委员首先点赞了常委会工作报告,接着提出建议,“希望能看到民主监督相关机制的建立,发挥政协优势,让委员们在议政建言中对一些必要的问题提出批评性建议,破解‘问责难’的问题。”

  多位委员还就民主监督的现状和未来提出建议。周新生委员提出:“政协民主监督要明确定位、原则,不仅在经济方面要进行监督,在政治、反腐败等多层面,也要探索监督,争取取得实际成果。”

  “推动建议得到落实,真正把问题解决到实处,也是民主监督的重要方面。”秦博勇委员还就民主监督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例子,“比如我们讲‘三去一降一补’,在找路径、出措施、解决问题方面,政协的民主监督很重要,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助力一些具体政策的推出。”(记者 汪俞佳、王卓


民主监督体现在每一项履职工作中


  “今年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民主监督这部分内容。”高小玫委员表示,“我强烈地感觉到,在2015年的政协工作中,民主监督的敢为意识,体现在每一项履职工作中。”

  在3月4日上午举行的小组讨论会中,民主监督成为民革组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高小玫表示,报告中凸显了强化民主监督职能,侧重从民主监督角度推动落实中央重大改革举措。

  “报告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监督是调研’的提法。”胡汉平委员表示,民主监督工作坚持调研、协商、监督有机结合,体现了政协委员的作用和地位。

  “2015年,全国政协围绕重大方针政策,重大群众关切进行了调研、监督,做到了民主监督工作有计划、有抓手、有载体、有实效。”蒋平安委员表示,去年全国政协全年组织了12项监督性强的调研议政活动,一件又一件具体的行动,让政协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报告还提出,2016年,全国政协要进一步提高民主监督实效。发挥协商活动、委员提案、大会发言、视察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委员来信来访等民主监督作用。“非常赞同2016年工作任务中提出的强化民主监督职能。”张守志委员表示,这不仅突出了政协履职的定向、定位问题,也是整体形势的发展和面临的任务,对政协委员履职提出的新要求。

  高小玫委员:“报告在活动安排和机制举措方面都有非常具体的部署,这些体现了政协的担当,可以期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在今年会出现新局面。”(记者 孙金诚


打造“精品提案”


  在民建组小组讨论会上,提案质量提升是委员们讨论的重点。王亚洲委员建议,可以按照党派、界别,把大家共同关注关心的问题进行整合,通过深入讨论,尽可能形成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的“精品提案”,让提案承办部门更加高效集约地办理提案。

  来自环保部的刘炳江委员也深有体会:“单我们一个司承办的提案就有100多件,回复这些提案要花很大的精力。”他认为有些同质同类提案可以做适当的整合。

  怎么尽可能减少提案数量同时又提升质量呢?周新生委员建议,优化升级提案系统,对过去的提案进行整理,“哪些提案是提过的?哪些提案是提过了但是没有解决的?哪些还可以再提?一目了然。这样有助于提升提案的质量,提升有效性。”

  “委员提案多,彰显了履职热情。但是真正好的提案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调查研究,委员们应更多关注质的问题。”李谠委员总结说。(记者 王卓


借助高科技为政协工作提效


  “提高提案质量、减少提案数量,应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这需要引导委员,让委员在提案质量上下功夫。”3月4日,在致公组小组讨论会上,蒋作君委员表示,每年两会全国政协都会收到大量提案,但由于一些提案质量不高,导致提办双方工作量加大。

  除了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外,蒋作君建议,政协工作要讲究效率和科学性,应充分利用目前的高科技产品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让委员履职建言。他说,前几天去旁听一个会议,会上音响和语音设备同步,每个人讲话的内容不需要人工记录可以直接转化成文字。他表示,如果将类似设备带上全国两会,就会减轻很多小组秘书的工作量,同时提高效率。

  “我们的委员中,很多带有地方口音,并不是标准普通话,语音识别设备对这类语音识别率低,很容易识别出错。”谢晓尧委员提醒道。

  在场的其他委员对此也纷纷表示认同,还有委员建议,可以针对不同地区设计不同方言版本,这样不管是对普通话还是方言的识别率都会提高,减轻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记者 孙权、吕东浩


增强港澳台青年认同感、归属感


  “常委会工作报告里对港澳台交流工作方面,只提到了科技、法律、文化交流为纽带。我觉得还缺少重要一项:教育。在和港澳台青年交流时,还应该加强对其宣传教育工作。”3月4日上午,在台联小组讨论会上,林贤顺委员开门见山地说。

  作为台湾省籍的全国政协委员,林贤顺格外关注对台工作。在拿到报告之后,他认真地把报告全文通读一遍,还作了详细的笔记。在小组讨论会上,抢到首个发言权的林贤顺罗列出近两年港台地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将众多委员的注意力聚焦在港台青少年群体上。

  “参与事件的主体在10多年前还是一群娃娃,而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首投族’,对这些群体我们应该予以重点关注。”林贤顺疾声呼吁。

  林贤顺说,我国已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文明的社会构架,民主的社会制度。这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资本。“怎样宣传、展示我们的民主制度优越性?就是通过文化和教育嘛。”

  张嘉极委员插话说:“爱国教育是必须的,应该多元化施教,培育港澳台青年增加认同感、归属感。”

  谢正观委员还未等张嘉极说完,就抢话抛出自己的观点:“过去我们对港澳青年交流多有涉及,而对台湾青少年的宣教和交流工作不够细致。”谢正观说,对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对台青年体验式教育非常赞同。“体验式教育应该怎么办?我觉得应该再具体、细致点,比如从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上下功夫,着手建设以丰富中华文化为内核的文化潮流。”

  谢正观说:“过去我们的青年人也是哈日哈韩,盲目追捧国外的流行文化。现在我们也有自己的流行文化,比如去年备受小青年追捧的TFBOYS很流行,也开始蜚声海外!”

  谢正观环视周围并再次提高了嗓音:“韩流是从上世纪90年代韩国办完奥运会后才流行起来的。现在我们的奥运会也成功举办很多年了,是不是也该刮起‘华流’之风啦?”话音未落,现场响起阵阵委员掌声。(记者 王泳)

阅读原文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