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东方早报|冯学钢:参照旅馆业制定“民宿标准” 但必须加强全套管理

2016年03月04日


  上海民宿发展现状如何?民宿管理中会碰到哪些棘手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昨日早报记者就此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冯学钢教授。近期,上海十部委发起联合民宿调研,冯学钢教授也是调查组专家。


供住宿外还需体验互动


  东方早报:调研中,上海民宿发展情况如何?哪些问题比较突出?

  冯学钢:这次调研,涉及旅游、农业、规土以及各相关区县涉及部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不少问题。不过,各个部门都很支持,也在协商不同程度解决方案。

  目前看,上海民宿先天条件不如浙江一带。比如江浙一带很多地方依山背水,上海属于平原地区,自然景观相对单调。其次,江浙一带不少水乡民居保存完好,规模也大。上海土地供给有限,只能借闲置用房。而民宿本身,除了提供住宿外,民俗参观、体验互动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在服务上做好配套。比如游客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甚至道路建设上,都要有硬性指标。再次,既然要办民宿,必然涉及安全、消防、餐饮、娱乐、环保、卫生标准、税收登记等一整套问题。既然是闲置用房,就不能按照旅馆的标准要求来衡量,因为房屋建筑质量、年限、坚固性等,完全不一样。在调研中,我们就提出,在做民宿之前,可以由房屋质量检测单位,对房屋是否可用做民宿进行评估,检测结果作为民宿准入依据之一。


实行准入概念跟进管理


  东方早报:您刚才说到民宿准入,今后上海的民宿是否也会像日本一样,实行准入制?

  冯学钢:应该要有一个准入的概念。市场监管部门也表示支持。按照原来的行业标准,民宿本身是有欠缺的。比如迪士尼附近的陈桥村,他们的民宿模式,是镇政府搭建服务平台,引入社会资本开发,农民提供闲置用房,企业统一设计管理。当时就有人提出,居民用电,220V就可以,但是如果改成民宿,空调等用电量大,势必要进行电压线的改造提升。旅馆业属于特许经营范围,其中的一些标准,不能简单套用在民宿上。可以参照旅馆业为民宿制定一个引导性的标准,在一些达不到旅馆标准的地方,相应的管理措施就要跟进。

  东方早报:在目前民宿市场上,您觉得有哪些是上海可以借鉴的?

  冯学钢:因为民宿私有化程度比较高,不管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民宿,都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民宿要有自己的特色。日本民宿起源早一些,是由租借民居歇脚或暂住而兴起的行业。它是由一些登山、滑雪、游泳等爱好者租借民居而衍生并发展起来的,因而多位于山水奇、险之地。后来,这些奇、险之地慢慢发展为旅游观光胜地,于是,民宿逐渐由分割自家房子租借转为经营家庭式旅馆。

阅读原文

记者|邹娟

来源|东方早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