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东方城乡报|童世骏梅陇谈“尊严教育”

2016年07月14日


  如何做好“尊严教育”、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童世骏应《人文梅陇》编辑部之邀,日前在闵行区梅陇镇《人文梅陇微论坛》上与该镇17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展开了深入探讨,强调教师的首要责任是教学生如何做人。

  童世骏教授认为,人生最基本的三个问题是:“有何物”(having)、“做何事”(doing)和“成何人”(be-ing)。其中最重要的是“成何人”的问题。教育的最高境界,就在于解决好“成何人”的问题。教师不仅要进行“爱的教育”,而且要进行“尊严教育”。“成何人”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尊严——在即将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代中国,人民不仅要过幸福的生活,而且要过有尊严的生活;“富而教之”的核心是“富而贵之”,而这里的“贵”不是传统社会的“尊贵”,而是现代社会的“尊严”。

  所以,“尊严教育”的最好形式,是教师通过身体力行而体现的“师道尊严”。教师的责任,是使学生对“有尊严的幸福人生”不但“知之”,而且“好之”,并“乐之”。

  总之,教师作为个人的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教师作为教师的身体力行:履行“尊严教育”的责任,是一门重要学问。

  童教授充满哲理与思辨的演讲,在论坛现场引起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梅陇的教师纷纷提问,请教师的教师“答疑解惑”;通过高质量的互动,将有关的“成何人”的教育思考推向前行。


阅读原文


记者|刘辛培

来源|东方城乡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