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媒体关注|降雨去哪儿了?中欧科学家携手建立新水文模型

2019年03月04日


  华东师范大学4日披露,该校地理科学学院科研人员联合荷兰、英国、德国等科学家,历时6年,在水文降雨径流模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创性地提出了新的地形驱动水文模型。

  据校方介绍,新模型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等。由于无需参数率定,新模型可以应用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无资料地区。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国际科研团队跳出以往相关研究惯用的牛顿物理学视角,原创性地从生态水文视角,提出了新的地形驱动水文模型。 吕安琪摄


  据悉,相关论文在水文学一区Top期刊Hydrology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HESS)发表,并被highlight报道。

  据了解,降雨径流过程是陆地水循环最核心的研究内容。径流模拟和准确预报不仅对防洪、抗旱、水利发电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更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降雨径流的流域面积十分广大,且具有时间、空间的强异质性,分布不均匀又极其复杂。同时,水文过程还受诸多因素影响,大大增加了准确预报难度。

  既往众多传统模型,因不同程度依赖实测的径流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限制了模型在广大无资料地区的应用。几十年间,水文模型领域一直鲜有突破性进展。

  包括多国科学家在内的国际科研团队跳出以往相关研究惯用的牛顿物理学视角,原创性地从生态水文视角,提出了新的地形驱动水文模型,建立了以地形为基础的土壤含水量和变源产流面积间的非线性关系。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研究院高红凯告诉记者,与经典的流域水文模型相比,在模拟效果上,新模型比传统模型有明显改进。在英国、美国的300多个具有不同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的流域,该模型通过多源异构数据进行了严格验证。(完)


阅读原文


记者|陈静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吴潇岚


其他媒体阅读:

新华网|New hydrological model developed for water prediction

中国科学报|降雨去哪了?原创径流模型来回答.pdf

上海科技报|降雨去哪儿了?

新民晚报|华东师大科研人员揭秘“降下来的雨去哪儿了”

劳动报|降下来的雨到哪儿去了 沪上科学家原创降雨径流模型

话匣子|降雨去哪儿了?华东师大科学家原创降雨径流模型,可应用于无资料流域

看看新闻|降雨去哪儿了?华师大成果刊登国际权威期刊

澎湃|水不仅是从高处向低处流,中欧科学家提出水文新模型

东方教育时报|降下来的雨到哪儿去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