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子长县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素有“红都”和“将军县”之美誉,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要进一步提升革命老区的城市形象,景区标识的规范化翻译十分有必要。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红色翻译”小分队在院系老师的带领下,在子长县各景区深入走访,对景区标识牌的翻译不规范、不贴切等现象展开纠译。

两天时间内,“红色翻译”小分队共走访了龙虎山风景区、钟山石窟、瓦窑堡革命旧址、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谢子长故居以及安定古城共六个景点,发现现有的翻译中存在翻译不规范、中英直译、冗余、措辞不当、不贴切等不少问题。在龙虎山景区,小分队发现停车场“parking lot”的首字母没有大写;玉皇庙“Yulong Temple”中英文没有对应;“景区入口”实则是为了让游客进入景区后分清停车场和景区方向的位置,因此“Sightseeing Starts Here”比“Scenic area entrance”更贴切。另外,龙虎山上不仅有红色景点——将军纪念园,而且还有风景极佳的“条石大道”、“天上人间”等。景点名字虽富有诗意,可是翻译成英文时却令人犯难。对“天上人间”(上山步道中途的两座亭子)的翻译,在经过仔细讨论后,小分队最终建议将原翻译“Paradise on Earth”修改为“Immortals’ Pavilions”,与蟠桃园“Immortal Peach Garden”(原为“Flat Peach Garden”)相统一。

在子长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进门刷卡处”被译为“Card touch here”(正确译法为“Swipe to Enter”),“碑廊”实际摆放着一块块独立的石碑,并分为东、西两廊,因此译为“Stone Tablets Corridors”比“Stele Corridor”更为合适。负责带队的翻译系林元彪老师在实地考察后说:“这些鲜活的例子,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子长文化资源的翻译需求十分巨大。而考察过程中发现的翻译问题也让同学们对‘翻译要注重考证,不能只做纸上文章’这一黄金翻译律有了切实的认识。”
采样结束后,同学们立刻进行译文打磨研讨。在龙虎山中出现的具有道教色彩的经典名称,林元彪老师建议直接查阅《西游记》英译本中的精准翻译,如“凌霄宝殿”(Cloud Palace)、“宝阁瑶池”(Jade Pool Pavilion)。再如“七阶瀑布”不能只表达“七段瀑布”的意思,而是要综合考虑瀑布的形态,经讨论,“七阶瀑布”被翻译成“Staired Falls”。

师生们连夜查阅权威书籍、讨论合适译法,最终将发现的问题一一纠正,汇总成册。外语学院翻译硕士曲美洁说:“和老师同学探讨、整理标识翻译受益匪浅,体会到翻译绝不仅是文字之间的简单转换。若不进行实地考察,很多标识就无法恰当翻译,例如:‘天上人间’、‘祖师殿’这样的景点标识,直接字面翻译会让游客觉得不知所云;‘八角亭’、‘碑廊’这样的景点标识,在译成英文时需要根据实地的布局考虑单复数等情况。”
7月17日下午,“红色翻译”小分队与子长县县领导、各景区负责人在子长县县政府举行座谈会。会上,林元彪老师代表外语学院“红色翻译”实践团队向子长县部分景区负责人提出了标识修改建议、讲解修改原因,与各景区负责人一起进一步商榷标识的准确译法。子长县副县长张中驰对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师生的纠译工作表示感谢,他认为要想进一步提升革命老区子长的城市形象,景区标识的规范化翻译十分有必要。张中驰希望双方今后能继续合作,邀请更多的师大学子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助力西部发展。
阅读原文
记者丨傅文婧
来源丨东方网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
其他媒体阅读:
中国新闻网丨华东师大外语学院学生开展延安子长县景区标识牌纠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