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新民晚报丨加油扫码支付是否有违禁令?

2019年08月18日


  众所周知,加油站是禁止使用手机的。但是,随着移动支付范围的扩张,现在许多加油站也开始了扫码付费。这几天,此事竟成坊间争议的一件热门事——手机扫一扫,会不会暗藏爆炸风险?其安全性如何保障?


图说:随着移动支付范围的扩张,现在许多加油站也开始了扫码付费 新民晚报记者杨硕/摄


  自从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被公众普遍使用,国内加油站就将其列入“隔离”范畴。《中国石油加油站管理规范》第四章第四节安全禁令第7条明确规定,严禁在加油现场和油罐区使用通讯工具。同样,中石化也有类似规定。当时在制定相关规章时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手机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射频电磁辐射) ,能使接受无线电的天线产生射频电流,当射频电流在金属导体间环流时,遇有锈蚀或接触不良,就会产生射频火花。二是由于汽油是易挥发性物质,在油气罐及天然气管道泄漏而形成的可燃气危险区,手机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导致灾害的发生。三是现在加油站普遍采用电脑控制,高强度的移动电话信号会与电脑设备引起感应,二者瞬间产生的电子摩擦就可能点燃油气,引发爆炸。

  “严禁在加油现场和油罐区使用通讯工具”之规定,自然包括禁止用手机打电话、发微信,同样也应当包括禁止使用手机扫码付费。但移动支付问题如今恰恰成为被加油站禁令遗忘的角落。昨天下午,记者前往中山西路上的一家加油站探访。“禁止使用手机”的标志张贴在醒目处,站内没有配备扫码支付设备,所以只能用现金或油卡支付。工作人员表示,的确会经常碰到没带现金的顾客,所以,如果有可能更新支付技术的话,他们也希望能用上扫码付费,只要不打电话,就应该没问题吧。随后,记者又来到徐浦大桥附近的一处加油站,工作人员说,2016年底就开通了微信扫码支付,但顾客必须拿着手机跑到离加油枪二三十米外的便利店里去支付,这也是为了提高安全性。

  同处一个加油站院子里的便利店,难道就可以不受加油站管理规范禁令的约束吗?对此,各方的解释也是莫衷一是。前来加油的顾客李先生说,虽然微信扫码支付十分便捷,但加油站是防火重地,看到有的顾客加油完毕后加油枪还未完全归位甚至还在滴油,且油箱盖还没有拧上,就立即扫微信了,真的心里很是担忧。但也有人提出,现在的手机基本上都是触摸式的智能手机,而不是过去那种机械式操作的手机,产生电火花的可能性极小。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姜雪峰解释,要想引发化学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空气中油气混合浓度达到5%~15%,二是手机发出的射频辐射必须达到一定能量,足以在电路上产生火花。处于通话状态的手机射频能量最大,会有擦出火花的危险,而待机状态下射频辐射就没那么强,引起爆炸的概率不高。此外,扫码支付时,手机远离加油枪,危险系数也会降低。即便如此,姜雪峰还是提醒,在加油站尽量不使用手机,如果手机的接触点有问题,或手机内部磁铁零件生锈,此时在加油站这样的地方扫码,就会增加引爆的可能性。

  据记者了解,目前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和苏州等地已下令禁止在加油区域内使用手机支付,想要扫码付款的,需移步至加油站办公区内。但也有专家认为,不能止于地方性规定,有必要对现行的加油(加气)站安全规程进行修订,制定全国统一的加油(加气)支付技术标准,对于设立的安全区域也要有明确的距离要求。


阅读原文



记者丨王蔚

来源丨新民晚报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