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应中国国际电视台邀请,参加当晚的“对话”(Dialogue)节目,就抗疫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发表看法。

就目前中国普遍采用的健康码,陈弘说,健康码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解决方案,可以方便地检查和核实中国各地民众的健康状况。这一应用在防控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用于工作场所、居民小区等地的出入,而且还可起到追踪感染者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专家表示,新冠病毒将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健康码这样的应用程序将会继续发挥其作用。

就这类应用的定位功能,陈弘认为,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关键就在于准确掌握其传播路径,因此追踪、定位病毒携带者的位置尤为重要。此类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能够帮助有关卫健部门有效追查和发现感染者、疑似病人、接触者和无症状患者,发现潜在的感染源。
针对人们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担心,陈弘认为,在本次紧急事件的背景下,在极端的时候难免需要有极端的应对方法,但是必须确保的是,在信息采集、接触和使用的过程之上,应该有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在一方面,数据搜集对于疫情防控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对于接触和使用相关数据的权限必须有严格、慎密的管控。

有专家认为疫情防控中应该更多地采用传统手段,不应过多依赖现代技术,对此陈弘表示了不同的意见。陈弘认为,我们处在技术革命的时代,新技术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人类遭遇如此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时候,技术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以智能手机为例,由于其便携性和随身性,可以在抗疫斗争中,在病原追踪、病毒携带者追踪等防控措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节目主持人为邹越,参加节目嘉宾除陈弘教授外,还有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王融、Corvus Health的CEO,Dr. Kate Tulenko和Newcastle University Centre for Regulatory Science的Allyson Pollock教授。
阅读原文
来源丨中国国际电视台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