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华东师范大学校赛于11月18日至21日举办。本届大赛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发展,创新设置“教育、信息、健康、综合”四大组别,每组别分设成长与就业两个赛道,吸引5000余名学生参与,覆盖多学科领域,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校赛评选出金奖17人,银奖34人,铜奖63人。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华东师范大学校赛举办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在大赛启动仪式上提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特别是前置的生涯教育工作,并提出了“全学段生涯教育”的理念。其中,职规赛是学生成长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事件,对汇聚共识,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探索职业世界,促进师生互动,汇聚校内外资源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华东师大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上具有优势,不仅在生涯教育实践上要准确回应青年之问,也应当在国家探索生涯课程教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提供师大经验和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致辞
大赛设置教育、信息、健康、综合四大组别,紧扣国家战略与学校学科特色,呈现多元融合的职业图景。信息组聚焦“芯”魂“智”造,选手致力于AI伦理、智能教育、芯片设计等前沿领域;教育组立足师范本色,涌现出数学、思政、国际中文等多学科教学人才与文化传承者;健康组呼应“健康中国”,在公卫预防、脑机接口、运动科学等领域展现创新力量;综合组打破文理边界,涵盖商业分析、环境NGO、国际传播等跨学科路径。各组选手以清晰的职业认知、扎实的专业能力与鲜明的时代关怀,生动诠释了华东师大学子服务社会、面向未来的青春担当。
本届大赛依托学校“数智跃升”计划,创新引入AI简历优化、丽娃云聘智能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推动赛事从成果展示向实战赋能转型。参赛学生通过AI工具完成生涯规划书撰写与简历优化,同时将简历上传至学校“丽娃云聘”平台,辅导员可实时查看学生简历,以实现精准就业指导与人岗匹配。
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全校各院系积极响应,涵盖35家院系的本、硕、博全学段共52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教育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数学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态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孟宪承书院等11家单位举办院赛,形成“校—院/系—班”三级联动的赛事组织模式。赛事同期,各院系举办了多场生涯工作坊、企业参访和职业教育活动,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就”的育人实效,全面营造关注职业规划、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校园氛围。
在为期四天的校赛中,选手围绕自我认知、职业目标、实践路径等维度展开陈述与答辩,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清晰的职业视野。评委从职业定位、社会需求、发展潜力等角度进行提问与点评,助力学生进一步优化生涯路径。经过多轮展示与综合评议,大赛最终在四组中分别评选出金、银、铜奖获得者,并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以表彰在学生生涯成长中有突出贡献的老师。
大赛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承办。作为我校“全学段生涯教育”的重要项目,本届大赛坚持立德树人、就业育人,为学生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探索生涯教育新路径。
获奖结果
信息组成长赛道:
刘紫涵(金奖) 金诗瑶(金奖)
梁海欣(银奖) 毛语菲(银奖)
李福洲(银奖) 胡晨宇(银奖)
王鹏仲(铜奖) 孟璟玥(铜奖)
林秉堃(铜奖) 张霁荷(铜奖)
牛伶予(铜奖)
信息组就业赛道:
李纳米(金奖) 商婧雯(金奖)
张玲玲(银奖) 李庭康(银奖)
邱翔飞(银奖) 王圣昊(银奖)
康佳妮(铜奖) 钟印红(铜奖)
张宇森(铜奖) 樊骁斌(铜奖)
李 爽(铜奖) 解雁如(铜奖)
彭 琳(铜奖)

信息组金奖选手
综合组成长赛道:
沈 妍(金奖) 詹 嵩(金奖)
黄瑞淇(银奖) 熊柏琳(银奖)
刘柃岑(银奖) 翟晓倩(银奖)
高千惠(铜奖) 卢芷萱(铜奖)
杨紫玥(铜奖) 古丽则巴·艾沙江(铜奖)
孙维昊(铜奖) 罗钰洁(铜奖)
龙梦瑶(铜奖) 陈逸轩(铜奖)
徐宗泽(铜奖)
综合组就业赛道:
于欣悦(金奖) 商海铃(金奖)
赵 薇(银奖) 张振瑶(银奖)
李迎睿(银奖) 姜昱彤(银奖)
张慕辰(铜奖) 高乐川(铜奖)
魏骏彦(铜奖) 滕文钰(铜奖)
张思韵(铜奖) 蔡不了(铜奖)
罗雅莉(铜奖) 吴欣远(铜奖)
李微苇(铜奖)

综合组金奖选手
教育组成长赛道:
席 昊(金奖) 王安琪(金奖)
周志远(银奖) 汪 熠(银奖)
王 丹(银奖) 常乐涵(银奖)
李倩仪(铜奖) 张立方(铜奖)
苏哲滔(铜奖) 李闻婕(铜奖)
崔晗迅(铜奖) 李安欣(铜奖)
张明旭(铜奖) 张耀中(铜奖)
吴佳愉(铜奖)
教育组就业赛道:
刘甜忻(金奖) 刘益秀(金奖)
陈正宇(银奖) 钟震昊(银奖)
李萌荻(银奖) 林欣然(银奖)
刘金萌(银奖)
刘宵彤(铜奖) 李 琪(铜奖)
梁晨琳(铜奖) 徐晨露(铜奖)
沈晴芳(铜奖) 吴 丽(铜奖)
彭依杨(铜奖) 施 颖(铜奖)

教育组金奖选手
健康组成长赛道:
张宜佳(金奖) 强巴土典(金奖)
权帅溢(银奖) 邬王静妍(银奖)
黎逸帆(银奖) 杨怡晟(银奖)
蒋佳束(银奖)
洪天赐(铜奖) 贾猗宁(铜奖)
黄语江(铜奖) 陈若瑜(铜奖)
周芳馨(铜奖) 李 盈(铜奖)
黄泓景(铜奖) 徐梓琳(铜奖)
健康组就业赛道:
董雪珍(金奖) 胡程炜(金奖)
裴子豪(金奖)
金昳雨(银奖) 费旻玥(银奖)
卓晖罡(银奖) 戴喜临(银奖)
余晓霖(铜奖) 包美烁(铜奖)
史明月(铜奖) 项馨瑶(铜奖)
陈博宇(铜奖) 付雪婷(铜奖)
姚若菲(铜奖) 李 轲(铜奖)

健康组金奖选手
来源|学生职业发展中心 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张新烨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