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焕庸线”发现90周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为深切缅怀胡焕庸先生,传承其“经天纬地、福民育人”的学术精神与教育家情怀,11月25日上午,由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指导,华东师大图书馆党委、地理科学学院党委、社会发展学院党委联合主办的“经天纬地 福民育人:胡焕庸先生生平与学术展”开幕式暨主题党日活动在闵行校区图书馆举行。

“经天纬地 福民育人:胡焕庸先生生平与学术展”开幕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麒,胡焕庸先生之子胡企中及其夫人沈斌,校图书馆馆长吴瑞君,地球科学部主任杜德斌,胡焕庸先生学生、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丁金宏,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熊琼,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校图书馆党委书记周健及各支部师生党员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麒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致辞
曹友谊在致辞中指出,胡焕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是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位矢志“福民育人”的教育家,其身上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务实作风和育人初心,正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写照。他强调,华东师大正朝着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本次展览正是我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跨学科协同育人的一次有益实践。

胡焕庸先生之子胡企中先生深情回顾父亲
胡企中先生深情回顾了胡焕庸先生提出“胡焕庸线”的学术历程及其跨学科的卓越成就。他指出,胡焕庸先生始终秉持科学精神,将学术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随后,他分享了胡焕庸先生在苏州中学开设化工科的创新举措,并提及自己正是因为受到父亲影响,才选择在化工领域深耕,延续父亲的学术精神。最后,胡企中先生表达了对华东师范大学发扬传承胡焕庸先生精神的诚挚感谢,表达了对青年学子勇攀科学高峰的美好祝愿。

胡焕庸先生学生、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丁金宏追忆恩师
作为胡焕庸先生弟子代表,丁金宏教授追忆了恩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人修养。他指出,“胡焕庸线”的提出是历经艰辛探索才取得的重大成果,其背后体现的是胡焕庸先生从复杂地理现象中洞察本质的卓越能力。他激励后生,应当以胡焕庸先生为榜样,传承其终身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看到科学研究的本质。

图书馆馆长吴瑞君发言
吴瑞君表示,胡焕庸先生以“瑷珲—腾冲线”揭示中国人口分布格局,其研究立足国情、跨界融通,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典范。她强调,胡焕庸先生倡导“全人教育”,将治学与育人深度融合,其“经天纬地、福民育人”的育人精神与华东师大校训高度契合。当前,学校图书馆将继续做好精神财富的“守护者”和“传播者”,通过整理手稿、举办展览、打造“数智人”等方式,推动胡焕庸先生思想在新时代焕发活力,鼓励师生在展览中汲取“经天纬地”的智慧,立下“福民育人”的志向。

地球科学部主任杜德斌教授作主题分享
杜德斌教授以“百年变局背景下,胡焕庸先生地缘战略思想的启示”为题,系统阐述胡焕庸先生在地缘战略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远见卓识。他强调,胡焕庸先生不仅首次系统论证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精准研判日本侵华态势,更在边疆治理与国防安全领域提出前瞻性主张。他认为,胡焕庸先生以扎实的世界地理研究为基础,融入跨学科视野与经世致用的研究方法,为当代地理学发展指明方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最后,他提及《胡焕庸文集》即将出版,将进一步推动先生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与会人员共同参观展览
开幕式后,在校图书馆丁嘉晖老师的导览下,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参观“经天纬地,福民育人:胡焕庸先生生平与学术展”。师生通过探索解读珍贵展品背后的学术故事,深入领会国情内涵与大师精神。此次观展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学术溯源,更使胡焕庸先生精神在交流共鉴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文脉树互动
活动最后,主办方向与会嘉宾和代表赠送致敬胡焕庸先生主题文创,象征传承先生治学与育人精神。每位与会者在“文脉树”上写下自己对“师大文脉”的理解和祝福,在延展区与展览同期展示。前人栽树,后人添枝,期待文脉在一代代师大人手里延续,生长出新的希望和火花。

展览时间
2025年11月25日-2025年12月25日
展览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二楼展厅
来源|社会发展学院 文|黄佳玮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