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科普活动,华东师大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科普云讲堂”于5月22日由科技处在线推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大褚君浩教授和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姜雪峰教授受邀为师生们作线上报告,报告通过腾讯会议、华东师大官方视频号和B站同步向全社会直播。科技处处长杨海波教授主持报告会。 褚君浩院士以“漫游红外世界”为题,从浩瀚的红外世界、红外传感器的功...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为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三条 学校法人注册地址是上海市中山北...
吴志鹏,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2020-2021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5号楼“生活物资采购自助团”团长。在整理防疫物资的吴志鹏 从3月13日下午1:00起,突然爆发的疫情使得整个学校按下了暂停键,学生被限制在公寓狭小的空间。不过,当时的我没有想到隔离的日子会如此漫长,并且还在持续着。 随着疫情的蔓延,研究生公寓开始划分区块...
5月21日,由科技处、研究生院和教务处联合举办的华东师大科学系列空中讲堂第二期第五场、第六场举行。华东师大副校长、“智能+”研究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傲英教授和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张健教授来到空中讲堂为师生作分享报告,并通过腾讯会议、华东师大官方视频号、B站进行同步直播。报告会由科技处处长杨海波教授主持。 周傲英教授以“十年破茧:从大数据到数字化”为题,带领师生们回望大数据这十年的发展之路...
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有这样一群华东师大人,成为青山绿水间的跋涉者,三十载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 常绿阔叶林是全球一种独特的植被类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科学界普遍认为常绿阔叶林是重要的物种起源中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仅次于热带雨林,是人类获取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基因库。中国的常绿阔叶林在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类型最为复杂多样,是...
5月13日,由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第一届河口海岸数字孪生系统国际研讨会”在线召开。来自中国、德国、荷兰、美国、爱尔兰等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彭忠教授担任主席,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何青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第一届河口海岸数字孪生系统国际研讨会在线召开 何青主任在致辞中提到,联合国海洋十年“大河三角洲计划”(Mega-Delta program of UN Ocea...
杜源恺(大夏书院)、范慧婷(生命科学学院)、于袁欢(校团委)、黄天翔(教务处),驻守闵行校区虹梅南路研究生公寓片区开展工作60余天。今天听他们讲述在片区的战疫故事。“疫情防控是一节难得的人生大课,于我亦是如此。” 杜源恺,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北区3号楼、4号楼楼长,3月13日起驻守片区开展工作。从羽绒衣到换上T恤衫,身兼多职做“送餐员”“快递员”“保洁员”“树洞”……我和片区战友从3月13日开始,一起...
近日,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姜雪峰、王明团队在氟代砜亚胺的调控SuFEx(sulfur(VI)-fluoride exchange)链接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开发了氟代砜亚胺与TMS-炔的调控SuFEx链接化学,可快速链接高效构建S(VI)-C(sp2)键或S(VI)-C(sp)键。该链接运用硅-氟的强结合能 (BDE = 135 kcal/mol),通过三氟化硼作为氟转移试剂,协同实现S(VI)-F键的断裂和Si-C键的活化。研究成果以“多样性氟代砜亚胺与炔烃SuFEx链接(Divergent ...
抗疫是一场硬仗,在疫情封控管理期间,华东师范大学严守“配药”关口,为两校区共3万余名在校学生守护“生命线”,为校园防疫工作筑牢安全防线。 本轮疫情爆发后,学校很快搭建起了由校医院、瑞金医院、华东师大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等多方支援合作的配药平台。5月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普陀区人民医院也为学校开通了配药绿色通道。这样及时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日常用药需求,避免学生用药出...
吴春燕,普陀校区河西片区三舍楼长,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专职辅导员。3月21日进驻同普路片区,4月20日转战普陀校内三舍,4月29日换防轮休。今天听她讲述同普路宿舍片区的战疫故事。 吴春燕(左)为学生送餐 让我讲述同普路宿舍片区的战疫故事,我几番开启又暂停。老实说,连续奋战一线的40天里,有一大半不带喘息的日子,我都不愿再作回忆。我也怕自己有限的选材和浮浅的叙事,挂一漏万,词不尽意。所以,如果有人刚好有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