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在此次疫情中,是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护”我们周全,谢谢你们! 致敬瑞金团队守护 在学校疫情封闭管理时期,上海瑞金医院派出了采样应急小分队驰援华东师大。连日来,瑞金团队驻守学校,让华东师大人深深感受到了“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瑞金精神。 3月26日,瑞金医院团队接到采样任务的指令后,不辞辛劳,连夜赶赴...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5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华东师范大学师生,包括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和全体团员青年通过多种形式收看收听大会直播,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师生热议。梅兵(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饱含期待、高瞻远瞩、意...
王梦雅,普陀校区丽娃片区16舍楼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3月13日进校,3月27日入住16舍,5月4日换防轮休,至今仍驻守片区开展工作。今天听她讲述战疫故事。王梦雅(左一)在核酸点维持秩序 3月13日打包行李入住学校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便从羽绒服穿到短袖短裤。 3月27日,收到片区管理安排,再次打包行李从办公室的行军床搬到丽娃片区16舍。近两个月的驻守,我看见身边人和自己身上的柔与刚,点滴故事筑...
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5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在华东师大,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放飞青春梦想、展现青春担当,用一年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他们坚持了23年!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系列专题聚焦华东师大支教团的青年在云南武定奋斗奉献的故事。 二十多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一届又一届的研究生志愿者接过接力...
瞿骏,历史学系教授、副系主任,4月15日入校,现在闵行校区研究生公寓南片区工作。今天听他讲述,战疫一线的“时间感”。 历史学中有一个重要命题叫时间感。——它说的是,虽然时间好像如钟表上的指针般规律流逝,但对不同的人和在不同的空间,时间的流逝和推进一定不是规律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节奏和韵律。 在学校抗疫一线,我对时间感的参差有了更深的了解。片区长的时间 我是4月15日进校。经过七天隔离后,4月23...
王郦玉,闵行校区本科生公寓区块四块长,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副院长,也是一位年轻的母亲。今天听她讲述战疫工作。 2022年的3月18日,小区解封的那一天,我拖着行李箱,披上羽绒衣,带着娃塞给我的小象玩偶,独自来到闵行校区,进驻本科生公寓19号楼,铺开了一张行军床就地工作,没想到,这一住就是四十余天。 疫情反复无常,病毒神出鬼没,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呼吸,为每一例深夜得知的...
2022年的春天,华东师大的科研团队都在忙什么?近期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又取得哪些重要进展?小编整理了今年2月-4月部分科研成果,一起来看吧~1、荆杰泰教授课题组实现全光量子纠缠交换 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荆杰泰教授课题组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全光量子纠缠交换协议。《物理评论快报》刊登荆杰泰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全光量子纠缠交换协议示意图 在连续变量领域,实现量子纠缠...
万姗姗,闵行校区本科生公寓区块二块长,孟宪承书院党委副书记。她3月13日入校,4月27日换防。这段讲述,记录了她与战友们在“区块二”的日与夜。 位于闵行校区剑川路学生公寓片区7号楼、9号楼、10号楼、13号楼、14号楼的五栋学生宿舍楼宇,2238名师生员工,在奥密克戎肆虐的日子里,组成了战疫特殊时期我们共同的代码——“区块二”。 一日三餐、洗浴安排、求医送药、物资搬运、楼宇消杀……这些在正常状态下再平...
才感春来,忽而立夏。北京时间5月5日20时26分,迎来立夏。初见万木芳华,院开繁花,原来时已至夏。 掀开夏的卷首 斗指东南,风暖昼长;万象新光焕发,掀开夏的卷首。 再次见到你,如夏花般朝气蓬勃,正站在光与晴空的起点。 夏天带来的美好,是微风晚霞和加速的心跳。 沉浸在校园,又是从何处接收到了夏日的来信? 万物始茂迎夏而立 首夏尤清和,芳草亦未歇。校园被阳光润色,万物始茂迎夏而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