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首先祝贺上海有3418位长者成为百岁寿星,而十大寿星中最年轻者为107岁。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上海2400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群占比是23.38%,就是580万人口。65岁以上人群占比是16.28%。按国际标注,上海已是超老龄化城市,因为60岁人口占比已超过了21%。然而上海老龄人口在主观上显示了极强大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生理上的老龄和精神状态的老龄并不画上等号。一旦遇挫而颓...
2021-10-15自从两网融合成为将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系统相结合的新模式,实施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两网融合的效益怎样?全国各地的做法又有怎样的不同? 这个题目看上去很“大”,但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的一群学生,结合“科学回家”实践主题,用两个月时间调研了全国13个省市,深入垃圾处理一线,并向国家生态环境部反应了实际情况,将四个主线城市按照现行的分类情况,按四个维度提供了相应的宣传方式。周到君获悉,该调研内...
2021-10-15在中国,“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和概念。在古代社会,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等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共同富裕的含义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同富裕在理论内涵和实践发展上都有了新发展。2021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
2021-10-15【新民周刊·校庆70周年封面报道】“站在新百年、新七秩的起点,更好地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当2021年第一缕金风吹拂起来的时候,上海虹梅南路5777号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门,变了模样。新建成的东门,亦赋予了一个新名——大夏门。 门虽是一座新校门,却寓意着故有的精神文脉之传承。如果回到中山北路校区,在丽娃河畔的校史馆内,则能看到华东师大建校初期位于中山北路的老校门。如今的...
2021-10-14【新民周刊·校庆70周年封面报道】“高水平师范大学需要致力于高水平的、综合性的学科建设,以支撑一流的教师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师大人,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用她的话说,她见证并感悟着校园从丽娃河畔扩展至樱桃河岸,学校从国家“211”“985”工程高校跻身于“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这是一路不平凡的历程。 《新民周刊》:华东师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
2021-10-14【新民周刊·校庆70周年封面报道】 江河海洋孕育了人类文明,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密布于河口海岸。70年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辛勤耕耘,在河口海岸学领域屡创突破,直接贡献于许多重大的江海工程。在服务国家重大需要、解答全球关键问题的进程中,他们一直不畏风浪、勇立潮头。华东师大研究团队在崇明科考。从江河源到三角洲 青藏高原是除南北极以外冰雪储量最大的地区,不仅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河的源头,也孕育了恒河...
2021-10-14【新民周刊·校庆70周年封面报道】”安全保障闭环的形成,软件人和软件工具要配合好一步步地走,就像绣花功夫一样急不来。“ 近日,一则高校大数据专业排行榜在朋友圈刷屏,华东师范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综合评分99.8的成绩,位列第二,打榜获评A+类。这所高校给人以“师范专业强、文科强”的传统印象,也就此打破。 事实上,华东师大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全国高校数据专业中唯一的“国家级一流...
2021-10-14【新民周刊·校庆70周年封面报道】 对于历史悠久的华东师大而言,文史哲专业向来是强项。为此,在建校7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了华东师大文史哲专业六位“70后”学者对谈学术传承与创新。 70多岁的大学同龄人与“70后”的青年学者对话,让跨越年代的人物和故事历历眼前,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师者本色和学术情怀。潜移默化的情怀 在马路对面等红绿灯时,远远地瞧见一位高高瘦瘦的老爷子,穿着粉红色的棉质衬衣,带米白色的...
2021-10-14【新民周刊·校庆70周年封面报道】 上海最国际化的大学是哪一所? 根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今年9月发布的2022年度世界大学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在国际化程度(International Outlook)这一方面,70岁的华东师范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三、上海第一。 华东师大能有如此靓丽的国际化成绩单,与其多年的全球布局分不开。国际化,也成为这所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第一所社会...
2021-10-14【新民周刊·校庆70周年封面报道】 让蓝天下的孩子同享教育阳光,让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让特殊儿童燃起希望的火焰,让学习与快乐同行;教师是永远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维护尊严、让人放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让智能教育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这是21世纪人们对教育的美好愿景,也是这个时代的教育家们正在努力践行的教育实践。作为中国仅有的两所985师范类高校,以教师教育、教育研究为优势和特色的华东师范大学,不断创...
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