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名单和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围名单,华东师范大学“以体育人”体育教育教师团队顺利通过第三批认定,创获“师·范”数学与数学教育教师团队成功入围第四批团队!至此,华东师大共有4支教师团队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丨创获“师·范”数学与数学教育教师团队入围第四批团队 作为华东师大首支理科教师团队入选
为加强课程建设联合体工作,探索、积累老年教育课程建设新经验,9月6日,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建设联合体工作推进会在华东师大文科大楼召开。会议聚焦老年气候变化教育、艺术教育、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及代际学习五大领域课程建设工作,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老年教育课程创新路径。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华东师大终身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静安区、闵行区、青浦区
为贯彻落实学校2025年暑期党委全委扩大会精神,高质量谋划本科教学“十五五”新一轮发展,9月5日,华东师大召开第三十二届本科教学与教学管理研讨会。会议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卓越育人质效”为主题,并同步线上直播。副校长戴立益,第十三届校教学委员会委员,校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书院院长,各学部、院系分管本科教学院长(系主任),本科专业点(教学点)责任教授,各省
9月5日,4157名青春洋溢的新同学,怀揣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知识的热忱来到华东师大报到。 “你好,新同学”“ECNU等你已久”“新小花狮前来报到”……9月5日,4157名青春洋溢的新同学,怀揣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知识的热忱,从五湖四海汇聚华东师范大学校园,翻开人生求知新章。2025级本科新生的“青春奔赴”在此启幕。 报到现场,学长学姐们在校门入口处举着欢迎牌,为新生及家长耐心解答入学流程
2008年6月,《萧军全集》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厚厚二十册,荟萃了著名作家萧军毕生的文学作品和日记、书信等,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部重要文献。 然而,“全集”不全,已成通例。改革开放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出版了两版《鲁迅全集》(1981年版和2005年版),至今仍有增补的空间。那么,《萧军全集》也不可能例外。《全集》失收的萧军演讲稿《我们要怎样活下去呢?》就是最新的一例。 据我所见
早晨七八点钟的光景,阳光已灼热得不行。8月31日,上海毫无悬念又迎来高温的一天。本轮自8月6日开启的连续高温已持续长达26天,并在前一天已打破1926年连续24天的历史纪录。至此,上海今年8月中下旬实现高温大满贯,且总共27个高温日也创下了8月最多高温日的纪录。 就这般“天天热麻了”的天气,青年报专访气象学者、长期专注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超教授。李超详解记者
北京时间2025年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华东师大研制的“光华百年”系列星载产品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实现了华东师范大学参研卫星的成功发射,承载百年荣光与科技报国理想,奔赴浩瀚苍穹!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现场 “开运一号”卫星系北京开运联合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巡天千河空间技术
9月5日,2025级本科新生的“青春奔赴”启幕,4157名青春洋溢的新同学怀揣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知识的热忱,从五湖四海汇聚校园。华东师范大学欢迎你们,2025级本科生们! “你好,新同学”“ECNU等你已久”“新小花狮前来报到”……学长学姐们举着欢迎牌,为新生及家长耐心解答入学流程、宿舍分布、校园生活等各类疑问,帮助搬运行李,让初来乍到的新生们第一时间就收获稳稳归属感。 2025年
又是一年开学季,华东师大服务基础教育版图再扩容。刚加入华东师大家庭的“新成员”们近日举办了开校仪式、首届新生开学典礼等氛围感满满的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普陀实验学校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9月2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普陀实验学校开学典礼在过渡校区报告厅顺利举行。 为贯彻落实普陀区教育强区建设推进大会精神,区教育局、区科协联合启动“院士专家进校园”系列活动。典礼现场
进入大学,孩子是否还需要家长的“托举”,家长应该如何稳步“放手”?为了更好地构筑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助力本科新生更好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激发创造潜能,9月5日,由华东师大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处)指导,大夏书院联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筑梦师大,相携启航——书院院长与新生家长面对面”活动在普陀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大夏书院院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校
图|文汇报 袁婧;符哲琦、戴琪、李行健、陈宇豪、张文斌、张静怡、陈关瑾、各院系宣传员们 编辑|史佳妮、郭文君
“永远跟党走,为我们党的事业奋斗的终身。” 9月3日早上9时不到,92岁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邬正洪就已经坐在家中电视机前,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盛大的阅兵仪式。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和盛大的阅兵式,彰显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显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昌盛,军队的威武和实力增强了我们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前程的必胜信心,也坚定了我永远跟党走
凝聚力与战斗力空前增强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海外华侨“以身家生命贡献”,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抗日战争,凝聚力与战斗力空前增强。 捐款捐物—— 1932年1月1日,华侨救国总会在上海新桥街振新南里2号(今金陵东路与浙江南路口)成立。抗战爆发后,海外侨胞率先筹集捐赠资金,各地筹款往往先集中至上海。其中,中南银行、大通银行等是海外华侨汇款的主要代收点。 抗战时期,全球华侨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驾驭智能技术革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纵观全球,多个国家近年来纷纷将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作为教育战略的核心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育路径。 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和价值 教师
共有 23,6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1,78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