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一起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是青少年的一个主要生活环境,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校园欺凌仍是威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华东师范大学去年一项覆盖70万名中小学生的调研敲响警钟:每五个学生中就有一人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当人们的视线多聚焦于拳脚相向的肢体冲突时,一种更隐蔽、更普遍的语言欺凌正悄然蔓延——它没有淤青和伤口,却能让受害者在“你太孤僻”“没人喜欢你
“每天坚持去图书馆的小雀跃”“很神奇,每次的黑板都特别符合那一天的心境”……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门前,一块看似寻常的小黑板,成了校园里一方别致的存在。总有人为它驻足、留影,甚至毕业多年后,手机相册里仍珍藏着它的照片。在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块小小的黑板,如何用文字锚定心灵。 文字虽无声,却充满力量。不论是在开学期末、季节更替或传统佳节等时间节点,还是在情绪
为保障学校统一登录中心的稳定运行,信息化治理办公室计划于2025年10月11日(星期六)21:00至10月12日(星期日)2:00期间对统一登录中心进行维护。期间公共数据库和其他集成统一登录中心的应用系统(网络认证、VPN、校内邮箱认证等)将会不定时访问受限。 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如有疑问或重要业务需求,请与信息化治理办公室联系,联系方式:电话021-62233081,邮箱
祝刚,美国得州A&M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教育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奉贤区教育局副局长(挂职)、华东师范大学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比较教育基本理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重点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哲社、上海市哲社、上海市统战部、国际资助课题6项目以及15项校级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上海市教育
魏伶珈,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学系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副教授,翻译研究中心副主任,《翻译史研究》副主编,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人。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传教士典籍翻译,曾获2021-2022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青年学者研究奖,2020年度张佩瑶最佳青年学者英文翻译研究论文奖(提名)。
皮埃尔·阿戈斯蒂尼教授1941年7月23日出生于突尼斯,1968年获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2003年,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分会(CEA Saclay)研究员,1999年—2002年,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分会(CEA Saclay)研究主任,2004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2018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名誉教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教授工作领域是超快光子
张磊,研究员,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供应链中心总工程师兼科技委主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元器件专家组副组长,航天五院科技委综合电子与测控专业组副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宇航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深空探测、载人航天、以及北斗卫星系统等重大航天器项目研制中开展了大量元器件总体方案设计、选用规划、质量保证和应用验证等工程技术工作。
Belinda E. Medlyn is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the Hawkesbury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Australia), with decades of work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lant science
根据我校合作孔子学院岗位要求,现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推荐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候选人。具体事宜如下: 一、任职基本条件 1. 热爱国际中文教育和孔子学院事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作风务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原则上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3. 原则上年龄不超过60周岁(含); 4. 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5. 熟练掌握德语或英语(德语优先); 6. 语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理想与现实碰撞,当知识与力行结合,科研便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符号,而是一次次俯身大地、触摸城市肌理的真切行走。我想讲述的,是我们在华东师大校园里,为城市道路“做CT”的那些日子。 2024年的春天,樱花在悄然绽放时,我们的“轮椅实验室”也正式启动了。本团队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曹凯教授带领的,成员包括硕士研究生郭文静和杨宇童。一辆看似普通的电动轮椅,结合人工智能,经过我们一番
蔡薇,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语言、语言学、文学及文化系教授,语言、文学及文化研究生项目主任。曾任汉语及日语研究部主任、语言研究中心主任、中文教学与研究学会会长。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第二语言听力、第二语言习得、人工智能在语言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教育。2023年荣获加拿大第二语言教师学会(Canadian Associ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 CASLT)颁发
王玏,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师,法学博士。现任国际政治与大国关系教研室成员,兼任中国欧洲学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2008-2012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学士及德语辅修双学位,2012年起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赴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参与联合培养。 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一体化、欧洲经济与俄欧关系,主持中央
迪特里希· 本纳(Dietrich Benner),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荣休教授,德国教育科学协会前主席,在华东师范大学等世界多所大学任顾问教授,是当代的德国杰出的教育家之一,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史和教学论等研究领域拥有世界声誉。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连续六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影响力顶尖2%学者名单。在教师教育、语言学习策略、语言教育政策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担任多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重要职务,包括 SSCI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Q2)和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Q1)执行
刘阳,男,浙江杭州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多项。出版《理论之后的写作》《事件思想史》《文学理论初阶》等学术专著多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全国
| 共有 24,00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601 页 当前第 1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