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文汇报》[论苑]顾红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12年08月12日

   

    ■顾红亮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党和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这一重要讲话,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下面,我谈三点学习体会。

第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阶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我们对文化发展道路做了坚持不懈、可歌可泣的探索。在“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提出“新文化”建设的口号,在东西文化论战和多种社会思潮的比较抉择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中国革命经验作了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后,我们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逐渐形成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要论述。从近百年的历史经验看,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我们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有丰富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实践,因此,我们是一个文化“富国”,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我们迫切需要坚持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任务。

第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的之一,是要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新变化:其一,人民群众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群体,已经分化为各种利益和权利的集合体,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和层次不断分化;其二,随着博客、微博、交友网站、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智能手机、无线网络、数字化生存方式的普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表达和满足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其三,随着出国留学热、出国旅游热、孔子学院的出现和跨国公司总部的不断增加,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出现国际化特征。针对这些新特征和现象,我们要加强研究,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我们也看到,精神文化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一些社会领域,道德失范状态、诚信缺失状态较为严重;在一些社会成员身上,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扭曲;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太健全,文化产业规模还不大,结构还不太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人们渴望生活在物质生活富裕、生态环境友好、文化品质高雅、道德生活高尚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有步骤地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

第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味着我们对所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自知之明,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觉醒、反省和创造意识。文化自觉和自信常常展现为一个动态过程,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反省我们所从事的先进文化建设和所坚持走的文化发展道路,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发展机制体制,同时,着眼于全球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为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文化秩序贡献我们的力量。

文化自觉和自信对于不同的文化主体有不同的意蕴,对文化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来说,文化自觉和自信意味着他们对先进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有使命感,有责任不断推出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对文化消费者来说,文化自觉和自信意味着他们对于有文化品位的幸福生活方式有一种觉悟,并付诸实践。所以,对于不同群体,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要求是有差别的。

确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途径之一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要以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为主攻方向,多做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要鼓励研究者多出文化精品,多出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成果。很多基层单位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我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举办了全国性的思勉原创奖,倡导学术原创的理念,以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为主要评奖依据,这套新的评奖程序和办法在推动学术评价机制的改革、催生原创性科研成果方面做出了一点探索。我们在鼓励多出精品力作的同时,要加快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以优质的科研成果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献计献策,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由此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建立新中国,我们在政治上站起来了;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最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上站起来了;我们还需要在文化上进一步站立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虽然建设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是崎岖的,但是,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发展经验,而且我们的文化发展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也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信心越来越充足。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文汇报》    日期:2012年8月10日    版次:12    作者:顾红亮

    链接:http://whb.news365.com.cn/ly/201208/t20120810_61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