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华东师大打造大中小学全链条数学衔接课程,助力各学段学生稳步进阶

2025年08月29日 卓越育人

  在这个暑期,华东师大聚数学名师团队打造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链条数学衔接课程已全面上线,供大家免费学习,助力小升初、初升高、高升本各学段学生在马上到来的数学学习中稳步进阶

  系列衔接课程以“数学思维培育”为核心,旨在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贯通式培养的课程体系,覆盖自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周期。课程聚焦学生数学素养、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的螺旋上升,强调文化熏陶与实用技能的结合,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感悟数学本质,激发探究热情。

  “我们看见步入新学段时学生的困惑,也看到家长的无奈,因为参与教材编写,我们清楚学段衔接的内在逻辑,所以倾力打造了这套公益衔接课程,让高质量的数学教育触手可及。”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程涛说,设计该系列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数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衔接课程的教学内容绝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通过梳理知识关联、匹配认知水平、强化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在学段衔接时顺畅过渡。”程涛表示。


|小升初:以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数学思维


  面向小升初学生,华东师大推出《思维导向的小学初中数学衔接》课程。与常见的“解题刷题”类课程不同,该课程更注重数学思维培养,精选经典的数学历史文化素材,以趣味性、文化性、实用性和新颖性为原则,引导孩子在问题探讨、思维训练中,为初中数学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数学并非冰冷的公式和逻辑堆砌,其发展历程、思想演变本身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思维导向的小学初中数学衔接》课程体现了数学丰富的人文内涵。形诡量均、求同存异、类聚群分、积微成著……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在课程中被用于类比、归纳、转化、演绎、构造、跨界等数学思维训练。

  课程还引入历史典故、设置古今跨时空对话等情节设计,让学生感悟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和数学背后的人文精神,真正认识到数学有史、数学有用、数学有美、数学有趣、数学有德。“讲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以及数学家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湖南省益阳市桃花仑小学六年级学生杨宇宸说。

  “老师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发现问题中的规律,学会用类比、归纳等方法,自己找到解题思路。”杨宇宸还表示。课程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或数学思维方式,让学生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活动的本质。

  《思维导向的小学初中数学衔接》课程负责人、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汪晓勤教授表示:“希望我们架起的这座桥梁,让学有余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及即将或已经步入初中的学生,能够喜爱数学、理解数学,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扫码登录《思维导向的小学初中数学衔接》课程(注:课程依托学习通APP发布,报名学习课程需注册学习通账号。如无账号,扫码后,点击界面下方的“新用户注册”,即可通过手机号免费注册。注册后再次登录即可报名课程学习。)


|初升高:问题探究启迪数学思维


  《初高中数学衔接:从问题探究到思想跃迁》课程聚焦高中数学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思想方法,以初中数学为起点,用问题引导探究,带领学生深入数学本质,感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课程着眼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初中数学为起点,围绕高中数学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思想方法展开。帮助学习者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每个专题的教学由浅入深,实现从初中数学向高中数学的顺利过渡。

undefined

《初高中数学衔接:从问题探究到思想跃迁》课程教师

  《初高中数学衔接:从问题探究到思想跃迁》课程负责人程靖表示:“课程设计以凸显数学本质的问题为切入点,我们希望学习者在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感悟数学思想,学会‘数学地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特邀上海市七宝中学正高级教师郝莉莉、上海市七宝中学附属鑫都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夏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冯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陶磊参与课程设计和视频录制,高中数学一线骨干教师的加盟,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贴合性和前瞻性。

扫码登录《初高中数学衔接:从问题探究到思想跃迁》课程(注:课程依托学习通APP发布,报名学习课程需注册学习通账号。如无账号,扫码后,点击界面下方的“新用户注册”,即可通过手机号免费注册。注册后再次登录即可报名课程学习。)


|高升大:向大学数学思维跃迁


  《大学数学预备知识选讲》中学-大学数学衔接课程在设计时遵循“问题驱动体现思考过程”“例题设计对接高等数学应用”“模块化设计兼顾基础性与选择性”三大原则,分为五大模块。

  通过这门课,学生可以学会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如将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联系到多米诺骨牌效应;学会类比的方法,如将平面直线的相关结论类比到空间直线;学会演绎推理,如将特殊角度的计算推广到反三角函数;学会建立起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建立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之间的本质联系。

《大学数学预备知识选讲》课程负责人傅蔚副教授

  课程研发团队由数学科学学院多名教师组成,包括长期从事公共数学授课的教师,以及上海市高中数学教材的编著者。课程负责人傅蔚副教授是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线性代数A》建设项目负责人,参与建设的《高等数学A》入选上海高校市级一流课程。

  “边看边记”“不懂标记”等贴心设计为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提供便捷,“课程”“习题”“解答”的三合一,让学生在边学边练边思考中掌握知识。“这门课教会我打破高中时比较固化的解题模式。”华东师大202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新生谢静菲利用这个暑期学习了课程。她表示,虽然题目有挑战,但配套的解析步骤非常详尽,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收获很大。“这门课让我初窥大学数学的奥妙,做好了直面其难度、坚持探索的准备。”

大学新生入学前学习《大学数学预备知识选讲》

  华东师大202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苏宇佳去年入学前,通过在线方式学习了《大学数学预备知识选讲》,不仅把高中和大学数学知识的断层接上了,还提前了解了大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和思维模式。比如在反三角函数章节,课程从基础定义入手,结合图像和例子,清晰阐明其与原函数的关系,“再遇到高等数学中涉及反三角函数的极限、导数等问题,我就不会一头雾水了,能顺着知识脉络去分析解决。”通过这门课,苏宇佳丢掉了对大学数学难以招架的刻板印象,在后续的学习中更有底气,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逐步提升。

  华东师大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吕长虹表示:“衔接课程的终极目标不在于传授知识点,而是帮助学生完成素养提升、思维跃迁、逻辑重塑和身份转变。”

扫码登录《大学数学预备知识选讲》课程(注:课程依托学习通APP发布,报名学习课程需注册学习通账号。如无账号,扫码后,点击界面下方的“新用户注册”,即可通过手机号免费注册。注册后再次登录即可报名课程学习。)

  华东师大以学科优势服务社会所需,为不同学段学生提供权威学习资源,助力数学学习拾级而上,实现思维跃迁



来源|数学科学学院 通联|郭静 GIF|李艺 采写|符哲琦 编辑|符哲琦、史佳妮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