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文汇读书周报》王焰:与华师大难说再见与出版难说再见

2012年11月02日

近几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知识产权“引进来、走出去”,版权贸易、社科出版、教辅教材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业绩,形成了以“大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心理学品牌,在学术界、知识界、出版界、读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此,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
   王焰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198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工作,至今已快25个年头了,其间她在2003年获得首届“上海出版新人奖”,2009年获得“全国首届高校出版人物奖”。她策划的《中古汉字流变》荣获2009年上海图书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等殊荣。
   周报:近几年华师大出版社在版权贸易上取得了新突破,坚持走精品、高端的竞争策略,引进了国外哪些优秀图书?
   王焰:我们社是国内比较早涉足版权引进的出版社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推出的“当代心理学名著译丛”,现在已累计出版了近40个品种,这套书已是公认的国人了解国外当代心理学进展的最佳窗口之一; 后来我们又引进出版了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奠基性著作 《儿童心理学手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著作等,这些工作使得华师大社最早在心理学领域树立了一个标杆。与此同时,我们在社科精品及文史经典方面也有很大投入,近年来出版的 《杜威全集》 (目前刚推出其早期、中期著作,晚期作品还在编辑过程中)、《尼尔斯·玻尔基》 等,都是哲学、科学方面的名著; 我们的六点分社专事东西方文史哲经典著作的出版,多年来以每年20多套/种图书的速度,先后推出过法国文化系列、音乐系列、CS刘易斯系列等; 我们的学前分社立足学前教育的科学规律,每年从几百种选题中细心遴选,根据中国国情将国外的学前读物重组成适合中国儿童阅读的丛书套系 《七色花童书馆》,比如最近推出的 《小身体大学问》、《欧洲最美诗情绘本》 等。可以说,我们的版权贸易在从教育领域向社科、学前等领域拓展时,始终保持高文化水准、高内容质量,同时也从未偏离我们所坚持所倡导的“终身教育”方向。
   周报:贵社在版权输出“走出去”方面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工作?
   王焰:我们的版权输出工作一直比较突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学前读物,不仅有引进,还有很大规模的输出。我们组织国内教育专家和童书插画专家创作的作品,比如学前儿童分级阅读读物《阅读树》,在策划时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级别划分,在国内一经推出几乎同时就被输出到了新加坡等华语地区。粗略统计一下,我们的童书输出率高达60%。同时,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辅图书也是我们的版权输出主力。
   周报:社科类书籍出版是华师大社的强项目,2012年有多少部新书出版?
   王焰:具体的数字还在统计中。按往常的规律,我们社的社科书新书品种每年都在100-150种之间。我们是高校出版社,出书品种比较偏向文史哲一类,一贯出经典比较多,但2012年也有新的尝试。比如明星书,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目前销了30多万册,新出的郑辛遥漫画集《漫条思理》、80后新锐作家小饭的《小晨光,在康桥》等等,从中读者能感觉到我们作为出版社记录当下时代文化印记的努力。
   周报:1997年,贵社就大力倡导做教材,今年估计能销售多少码洋,占全社销售码洋的百分之几?
   王焰:教材出版是我们社的另一个重点,目前主要分两个领域,一个是高等院校教材,主要为大中专学生服务;另一个是基础教育教材,主要为中小学学生服务。今年的具体数据还在统计中,但上半年发货码洋比去年同期已超过了一些,预计今年财务情况是不错的。两种教材加起来,占全社发货码洋约一半以上。
   周报:听说您30年前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时就与这所美丽的校园有着深深的缘分,毕业留校两年后您被调入出版社工作时,您十分激动,为什么?
   王焰:因为要进出版社呀。我爱书,也爱华东师大这所学校,如果有机会进入华东师大出版社,那不是双重惊喜吗?我可以亲身参与一本书的诞生了,这在我心中是很神圣的事情。我曾说过:华东师大校园曾经滋润、培养了我们,每个人对于母校的感情不一样,只是我有幸能有机会回报母校。我进华师大难说再见,我与出版也是一样难说再见。
 
《文汇读书周报》日期:2012年10月26日 版次:01 作者:王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