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新闻晚报》:华师大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有关方案提出建挖入式港池如“再建个上海港”

2012年11月12日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规划方案研究报告”评审会昨天在沪举行。由华东师大参与规划的该研究报告提出,如果挖入式港池建成,其吞吐能力相当于再建一个上海港,能满足上海港未来30年以上发展需求。
上海迫切需要开辟新港区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近年也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上海港目前还没有20米以上水深的航道和码头。目前,上海港吞吐能力已饱和,长江口现有深水岸线已用尽,其国际枢纽港地位面临严峻挑战;缺乏30万吨以上超大型矿石船与超大型油轮和1.8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深水泊位,难以适应未来航运和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
为此,上海迫切需要开辟新港区,建设20万吨至30万吨,直至50万吨超大型深水泊位,落实国务院上海航运中心建设达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
横沙浅滩是新港最佳场所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在对横沙浅滩进行实地调查后提出挖入式港池的规划方案。由于长江口“拦门沙”等的影响,目前长江口内自然和人工岸线水深较浅,航道回淤较强,难以大幅提升码头水深等级。在长江河口横沙浅滩建设挖入式港池,其港池主要为纳潮量进沙。若将口门布置在破波带之外含沙量低值区,可以有效规避长江口拦门沙和最大浑浊带影响,且港池内泥沙滩槽交换少,因而完全可以控制港池内的泥沙回淤强度。
报告认为,横沙浅滩是上海开辟新港址的最佳场所。横沙浅滩面临口外深水海域和国际航线,距20m深水区只有17km,具有优越的江海联运条件,是解决超大型深水泊位和江海联运及国际物流中转最便捷之处。
该研究报告还建议有关部门共同进行深入论证,将北槽深水航道的疏浚土用于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的前期促淤成陆和后期陆域加高,这样可补充横沙浅滩挖入式港区土方的不足。
根据该研究报告,挖入式港池建成后,其吞吐量能力相当于再建一个上海港,而且是深水大港,能够满足上海港未来30年以上发展的需求。这将大大提升、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大幅度提高国际航运竞争力,确保并壮大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新闻晚报》     日期:2012年11月11日     版次: AI05   作者: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