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拉开帷幕,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320多名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政府官员、技术标准研究者、教育信息化专家学者等参会,共同探讨我国未来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发展之路。此次论坛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关于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领域的国际交流会。多家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报道。



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正在悄然“翻转课堂”。上海、北京、重庆、广东等超过半数的省市均开展试点,仅上海闵行区就有40所中小学、共80个班级的孩子背上了“电子书包”。我国的电子课本及电子书包标准体系正在浮出水面,其中电子课本标准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立项,正在以此为草案展开国际标准研制。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研究所、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欧盟标准化与学习标准委员会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 “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28日在沪开幕。记者获悉,我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将进入“标准研制―产业发展―教育应用”一体化推进新模式,首批“全国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应用与教育创新示范校”,已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江苏等地展开试点,其中,上海闵行区以40所中小学、80个试验班的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书包试点地区。南京以21所公办中小学试点紧随其后。
据悉,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是近两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热点之一,目前已有50个国家积极致力推广,美国加州从2009年9月起在9—12年级取消纸质书,全部用电子化课本;韩国政府则要求2012年之前电子书进入所有中小学,逐渐取代传统印刷品。欧盟已建立了旨在研究电子课本应用远景、系统框架和相关标准的项目体系,英国的标准化组织已完成了“高校电子课本商业模式项目”研究。
在我国,教育部从2000年起实施“校校通”工程,到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将“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列入“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各路IT厂商及出版商都加大研发力度,谋夺估计达上千亿元的市场份额,但国内公众对于“电子书包”概念还相当模糊,常直观和肤浅的理解是:它将学生书包里的教材、作业、课内外读物、字典等学习用品全部数字化后整合在一个重量约1公斤的轻便移动终端中,远轻于平均重量达3.5公斤的小学生书包和平均重量达5.5公斤的初中生书包,可以身体给学生“减负”。目前“电子书包”产品多种多样,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且由于版权利益失衡,拥有教育资源的出版社往往不愿提供数字出版授权。
上海是国内最早开展电子书包项目试点的城市之一。2010年,虹口区18所中小学实施试点,市教委已将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纳入“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闵行区在2012年加入试点,仅一年多时间,已探索出以“前移后续、合作互动、自适应评价”为基本特征的“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的数字化智慧课堂教学范式,受到专家肯定和学生、家长欢迎,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目前,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已进入第二期,建设了统一数字化专用平台,对试点学校、班级、学生的数字化教学进行统一管理。而在该区的数字化课程建设平台上,已经有了十几类几千课时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据介绍,为统一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联合组建了专题组,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建标准研制队伍。到2013年11月,《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体系框架标准》和《电子课本信息模型规范》已完成国家标准立项,《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术语规范》《电子书包终端规范》《虚拟学具分类规范》等8项标准,也已经完成了草案编写,正在申报国家标准立项。而我国主持研制的电子课本(e-TextBook)标准,已在2012年5月获国际标准组织正式立项。中国作为该标准联合召集人,与国际同仁一同开展该国际标准研制,近期已形成技术报告建议草案。
该论坛是我国举办的首次关于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领域的国际交流盛会,主题是推进其标准和体系研制,同时展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相关产业成果和教育应用经验。论坛上,不少国内教育信息技术专家表示,电子书包概念热,实际推广并不顺利。有家长认为使用电子书包将替代老师传统的讲课功能,无法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平板电脑对孩子视力损伤大,孩子书写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会弱化等。有些教师因习惯于传统教学手段,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存有疑虑,甚至担心电子书包会影响考试分数;又如,现在有些学校认为使用iPad等平板电脑就是电子书包,以为只要把所有的书本、作业输入电脑就成了电子书包,拿电子终端当黑板、软件作课本用,殊不知数字化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移动终端的问题,而是教学时空的无限扩展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华东师大教授祝智庭这样描述未来基于电子书包的智慧学习:“学生可以随时用智能手机扫描教辅书上知识点的二维码,所得的教育资源又是经过专家精心编制的。随着教育大数据库的建立和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将实现个性化、动态化的教育资源送达,从而让学生在各种终端设备上获得学习辅助。”
人民网 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作者:姜泓冰
链接:http://sh.people.com.cn/n/2013/1129/c176739-20031481.html
相关报道:
东方卫视[看东方]:“电子书包”试点铺开上海闵行将成全国最大实践区
链接:http://www.kankanews.com/a/2013-11-29/0013878195.shtml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报道]:“电子书包”试点铺开 闵行将成全国最大实践区
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xMDE1MTU2.html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夜线]:“电子书包”试点铺开闵行将成全国最大实践区
链接:http://domestic.kankanews.com/c/2013-11-28/0013877439.shtml
《中国教育报》:专家齐聚上海研讨电子书包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3-12/04/content_335212.htm?div=-1
《中国科学报》:专家研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发展模式
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1/285663.shtm
《文汇报》:闵行部分中小学试用电子书包
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3-11/29/content_51.htm
《新民晚报》:国内电子书包“叫好尚未叫座”
链接:http://xmwb.xinmin.cn/html/2013-11/28/content_10_4.htm
《东方早报》:全市中小学生明年9月都可用上电子课本
链接: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11/29/content_840953.htm
《新闻晨报》: 二维码一扫,答案自然来
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3-11/29/content_1121384.htm
《新闻晚报》:“切西瓜”高手们,来玩数学题吧
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11/29/content_13894.htm
《青年报》:上海全部1500种中小学电子教材正在制作中 明年9月起每门课都能拿Pad上
链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3-11/29/node_9.htm
《天天新报》:上海正在建设“电子学生证”系统 闵行40所中小学明年试点电子书包
链接:http://www.xwwb.com/html/2013-11/29/content_25857.htm
《Shanghai Daily》:Schools set to offer e-textbooks next year
链接:http://www.shanghaidaily.com/Metro/education/Schools-set-to-offer-etextbooks-next-year/shdaily.shtml
《东方教育时报》:华东师大举行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 数字化打造“全”学习新环境
链接: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3-12/04/content_19494.htm
《城市导报》:明年9月沪中小学每门课都有电子教材
链接:http://epaper.linker365.com/csdb/html/2013-11/29/content_111684.htm
东方网:iPad进课堂无需大惊小怪 教育专家称可有效利用
链接: http://sh.eastday.com/m/20130328/u1a7287292.html
新民网:明年9月沪中小学每门课都有电子教材
链接: http://shanghai.xinmin.cn/xmwx/2013/11/28/22787207.html
上海热线:全球学者在沪探究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发展之路
链接:http://edu.online.sh.cn/education/gb/content/2013-11/28/content_6543068.htm
上海教育新闻网: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领域国际论坛首次在中国举办
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3/11/28/59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