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习科学国际大会进入“第二季”,继对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报告和交流之后,与会研究者、实践者和决策者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就学习科学如何在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方面推动变革、如何有所作为展开了开放的、深度的对话,共同探索未来行动之路。
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及下属各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及成员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及成员国、香港大学及香港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及国内部分高校和中小学的研究者、实践者、决策者、组委会各方特邀嘉宾共120余人参与了对话。在为期两天的对话中,与会者重点交流了各自在以学习科学为基础推动教育政策和实践变革方面的成功经验、面对的障碍,共同探讨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对话者首先认同关于学习的研究成果的迅速增长。对于学习的理解日益深化,但教育系统的变革依旧非常缓慢,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如此。UNESCO甚至提出,目前仍然面临着"学习危机",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未能建立有效支持学习的教育系统。对此,学习科学研究如何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会者提出,学习科学的很多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基础。比如说,在学习科学进展研讨会上交流的很多研究成果,对于教师、家长、决策者,都有着直接的意义。研究发现,人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81.5%)处于非正式学习环境中,人的学习是终生的(life-long)、宽生的(life-wide,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也是深入融入生活中的(life-deep,浸润在文化之中);关于早期语言学习的研究发现,社会性学习的效果明显,家长和孩童的深入对话和交流能促进有效的学习,而仅仅把孩童放在电视机前是没有学习发生的;儿童较早浸润在双语环境中、音乐学习的经验,都能够改变脑的结构和功能;家长和教师的焦虑、家长和孩童关于数学的谈话对于孩童的数学能力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很明显,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变革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即便是看来是非常基础性的研究,比如神经科学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1)证实一些基于猜想和经验的观点(比如脑的可塑性);(2)解释成功经验,使其可以为他人分享;(3)提供变革的方向和原则;(4)进行一些具体问题的治疗和诊断。
另一方面,与会者也充分认识到,教育系统的改变确实是非常困难的,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Dirk就指出,教育系统累积了上千年的智慧和策略,对于什么样的教学是好的教学有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会指向不同的知识,不一定指向科学研究的知识。一个老教师就可能对一个新教师说,忘掉你在大学里学的那些原理,我告诉你什么办法管用。基于科学研究的知识,要被教师知道、接受、认同,并转化为实践,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对话过程中,上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经验屡屡为大家提及和讨论,特别是,国外学者对于上海如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尤为感兴趣。与会的上海学者、教师和大家交流了上海的360/240培训、学校教研和科研制度、带教制度以及在探索学习方式转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等方面的状况。
面对研究和政策/实践之间的鸿沟,与会者以坦诚、开放的态度,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学习科学的未来发展和推动实践、政策变革的努力方向。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关于学习科学的未来发展,与会者普遍认为,学习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将以多个学科的领域的研究为基础展开研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学习科学协调委员会主席Soo-Siang Lim提出要建立跨学科的整合性的学习科学,她借用盲人摸象的故事,指出要综合多个方面的研究,才能形成对于学习的理解,她建议从生物科学/神经科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和行为科学、工程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数学和物理科学等层面展开对于学习的研究。香港大学Nancy Law教授提出从学习发生的地点--脑、个人行为、机构、团队和社区、教育系统、社会--出发,对学习进行神经科学、心理科学、组织学习、社会学与文化研究、教育变革、人类学的研究,解决临床干预、教学法和学习设计、专业发展与领导力发展、课程与评价、政策建议与咨询等不同层面的实践问题。
学习科学发展的另一个侧面是基于真实学习情境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裴新宁教授提出,研究人的学习不能无视人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很多学习的问题不是脑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生脑子很好,但是在课堂上无法学会科学的概念,不能进行有效的概念转变,这样的问题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才能全面理解并提出解决方案。学习科学要想对于未来的教育政策变革和实践变革产生影响,就要站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去研究问题。
与会者认识到了研究文化和实践文化的差异和建立联系的必要性,建议从多个方面入手改变这一状况。一是研究成果的普及和转化,要通过多种方式让研究成果为公众、教师和政策制定者所了解。教育的系统改变很困难,但是如果大家的观念都转变了,原有做法的前提被颠覆了,政策和实践的改变才会发生。华盛顿大学的脑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就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负责该校在学习科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普及。二是研究者自己和实践者合作进行革新性实践的设计与研究,也就是说,要推动教师的学习。很多实践都证明,在真实实践现场的合作能够很好地填补研究和实践之间的鸿沟,这次会议上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所主任LaurenResnick教授呈现的accountable talk方法,就是在真实的课堂上的研究成果。三是研究者研究主题的确定要考虑实践的需要,思考自己的工作伦理与工作目标,是为了推动变革还是仅仅为了学术发表。研究者在研究时要考虑自己研究的政策和实践意义,比如你自己知道研究空间学习很重要,但是政策意义是什么?作为研究者,研究要聚焦,但是探索这些问题要有宽阔的视野,研究文化本身需要转变。
经过两天的紧张讨论,与会者都强烈感受到了研究进展和成功案例带来的"乐观精神",也更加推动不同背景和角色的与会者去思考下一步的行动。与会者和各组织方一致同意逐步建立起多元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共同体,携手推进学习科学的研究和教育政策与实践的不断革新。
上海热线 日期:2014年3月6日
链接:http://hot.online.sh.cn/content/2014-03/06/content_6726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