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上海教育新闻网:华东师大“90后”学生调查上海话生存状况

2014年03月31日

  如今,上海学生的上海话使用能力怎样?在普通话普遍推广的当下,如何保护上海话和传承上海方言?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两名“90后”上海籍学生杨璟琰和周潇竹领衔的学生团队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去调查。

  调查:涵盖9个区16所学校2000多学生

  据了解,这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形式,对上海虹口区、浦东新区、普陀区、杨浦区、长宁区、徐汇区、卢湾区、静安区和闵行区等在内的学校进行了调查。

  学生们总计调查了16所学校,回收有效问卷2246份。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高中以上年龄学生716名、初中生1215名、小学生以及幼儿园学生315名。

  调查的内容包括上海话学习情况、使用情况、对上海话的态度、影响学习上海话的因素等方面。

  结果:土著学生的上海话使用能力并不差

  事实上,对于杨璟琰和周潇竹这两个“90后”上海籍学生而言,上海土著学生(出生在上海,且父母双方均为上海人的学生)的上海话能力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强。

  所有被调查者的语言使用能力的情况数据显示,在土著学生中能够使用上海话的学生达到了83%,由此可见,即使在普通话推广效果十分显著的大背景下,对于上海本地的土著学生而言,能够使用上海话的比例还是较高的。

  这个结论,是杨璟琰和周潇竹之前没有预想到的。不仅如此,通过调查,她们还发现上海土著学生对于自己的上海话能力评估普遍很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上海话能力水平也在增长。

  “我们发现,大部分土著学生不是说不好上海话,而是不愿意与陌生人说。我们推测,原因之一就是环境的制约。事实上,和亲戚朋友在一起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以上海话为主。” 周潇竹对记者说。

  建言:幼儿期间开设上海话课程

  不仅仅只是给出调查的结果,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上海话,大学生们还给出了若干建议:

加强家庭语言使用中上海话的使用率。不妨通过社区宣传来鼓励长辈有意识地多对孩子说上海话,为孩子创造一个上海出现频率较高的家庭甚至社会环境,让孩子在不断接触上海话这一语言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并使用。

  加大文化传媒中对于上海话的推广。是否可以考虑在更多的场合,通过大众传媒播放普通话和上海话相互夹杂的节目,使本地媒体凸显地域特色,让更多人可以在生活中随处接触到上海话。尤其是少儿频道,可以添加一些用沪语教画画,用沪语讲睡前故事的节目,还可以在幼儿接触的动画片中辅以具有上海话特色的内容。

  加强上海话教学,尤其是幼儿的教学。科学研究表明,三到六岁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如果在幼儿园时期能提高上海话的使用频率,或者直接开设上海话的教学课程对于孩子们掌握上海话非常有帮助。事实上,根据调查结果中显示的学生对于开设上海话教学课程的态度来看,超过半数的学生是赞成上海话课程的开设的。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青年教师俞玮奇研究方言使用状况多年,他给同学们的调查提供了学术上的建议,他表示,学生们的这次调查非常难能可贵,聚焦方言保护非常有现实意义。

  “方言的传承和保护,也是地方文化的传承。光靠学校开设一些课程,这样的输出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习语言需要的是一种语境,家庭的成员之间多讲方言,营造氛围的效果比单纯的教学要好。另外,学校的方言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创新,相信用一种自下而上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俞玮奇对记者说。

  上海教育新闻网 日期:2014328日 作者:刘晓晶

  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4/03/28/628696.html

(杜兴庆 董盈盈/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