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1-12日,由香港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田家炳中学联合举办、由田家炳基金会赞助的「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nd the Tin Ka Ping P.A.T.H.S.Project)在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北校区逸夫楼报告厅和上海田家炳中学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到近150所田家炳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来自国外、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及其他关心青少年成长和教育的近200人参加。此次会议是为了总结三年以来「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开展的宝贵经验,进行有关青少年正面成长的研究成果汇报与课程经验分享,同时也为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在大陆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做好准备。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出席会议致欢迎辞,并强调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与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理念的高度一致性。上海市教委尹后庆巡视员亲自到会并讲话,充分肯定「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对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副主席戴希立校长、香港理工大学石丹理教授、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吴瑞君教授也分别致辞。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台湾东海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东吴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云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分别就“全球视角下青少年发展问题”、“香港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经验”、“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在中国大陆的经验”、“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成效(三年追踪研究结果)”、“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培训和教材开发”等五个方面的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充分肯定了「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在华东地区四所田家炳中学取得的显著成效,并且看到了该计划不仅促进了学生和导师的成长,同时营造了校园共创、正向的氛围,使家长对学校更加信赖。
会议第二天是正面成长课程经验交流和观课活动。来自常州田家炳中学、扬州田家炳中学、苏州田家炳中学、上海田家炳中学、上海闵行区梅陇中学和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的学校代表,分别就「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在各自学校的实施,向与会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他们用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大家展示了「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是如何发掘和处理青少年成长需要,培育和认同青少年的不同能力,建立健康的信念和清晰的标准,实现自身的全人发展。
「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得到了香港田家炳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于2011—2014年在华东地区四所田家炳中学实施。该项目起源于香港福利署和香港教育局发起、香港赛马会出资7.5亿港币开发的青少年培育计划。研究小组由香港五所大学著名学者组成,以香港理工大学石丹理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运用多年时间发展出一套以实证为本、持续及全面的青少年正面发展活动教材套,计划成效亦得到多项评估研究的肯定。
该计划通过培育青少年不同的能力,认同其能力,加强青少年与他人的联系建立健康的信念和清晰的标准,以达到促进青少年的全人发展的目的。整套课程由15个构念组成,分别为: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联系、社交能力、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认知能力、采取行动能力、分辨是非能力、自我效能感、亲社会规范、抗逆能力、自决能力、心灵质素、明确及正面的身份、建立目标和抉择能力、参与公益活动及正面行为的认同。
该计划以“预防科学”为理论依据,秉持“没有问题并不等于有足够的预备” 及“青少年是有待发掘的资源,而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信念,聚焦于发展青少年的能力和潜质。
2007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闵行工作站以香港「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为基础,在上海市闵行区梅陇中学开展“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通过体验式教学,把“正面成长”的理念和手法引入到学校德育和社工实务中。「共创成长路」在上海成功“落户”,效果显著。田家炳基金会经与香港理工大学石丹理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韩晓燕博士商议,通过决定于2011年起在华东地区田家炳中学推广该计划,让参与学校进一步巩固此计划的教学经验,并积极鼓励学校把计划内容编纳入初中学校德育课程内,以协助青少年全人发展。
「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现已在中国大陆开展三年,在向上海、苏州、常州、扬州四所田家炳中学和上海闵行区梅陇中学的推进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香港理工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在过去三年对华东地区四所田家炳中学进行跟踪评估,共进行了3次导师培训、3次前测评估、3次中期观课评估、3次年度评估、3次后测评估、3次期末研讨会及1次体验营活动,撰写了12本评估报告及5本研讨会总结报告。通过三年持续的质性和量性评估,研究团队发现,项目的实施呈现了九个“一”的特色:
(1)一套完整的“共创”理念;
(2)一套循序渐进的导师培训方案;
(3)一套以证据为本的研究方法;
(4)一套独特的校本方案;
(5)一支强有力的“共创”班子;
(6)一间或多间专用的“共创”教室;
(7)一间专用的“共创”导师办公室;
(8)一套系统的校本化教材;
(9)一系列互动的校本课程。
为期两天的「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国际会议,与会嘉宾和代表们就「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所要达成的理念取得了广泛共识,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宝贵经验也将得到系统性的总结与推广,特别是在新型体验式德育课程和学校社会工作的探索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华东地区四所田家炳中学成功实践「共创成长路」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之后,田家炳基金会将开展第二期推广,计划相继在全国166所田家炳中学推进该计划,共同探索内地青少年全人发展教育模式,为全国青少年的正面成长总结有益的经验。
阅读原文
来源|中新上海网 编辑|董盈盈
延伸阅读:
文汇报:“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会议举行,专家指出睡眠不足易致孩子注意力缺失
新闻晨报:长三角多所中学试点“新型体验式德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