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新闻晨报|华东师大校友周文富:艺术的标准,从来不是“画得像不像”

2015年01月22日

周文富在艺术展览现场

  “人在梦境中——上海当代儿童想象力艺术教育30年过程展”昨天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揭幕。上海现代儿童想象艺术中心创始人周文富指着布满两个楼面的4000多件作品说,这只是中心藏品里的很少一部分。30年来,周文富一头扎入儿童想象艺术教育领域,这一路走来,伴随着无数的争议和坎坷。

  收入相当于普通白领

  1980年代,周文富创办儿童想象艺术中心时,社会上对此还完全没有认识。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把对艺术作品好不好的评判标准,定在“画得像不像”上面。周文富对此很是不屑,他就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一早就过时、早就该被抛弃的社会认知。

  多年来,一直有人认为周文富很傻,而周文富的行事风格也的确有点“傻”。1984年,他第一期儿童想象画培训班有33名学生,上了一个星期课,由于跟少年宫里教的完全不一样,学生逃走了一半,周文富挨家挨户地打传呼电话或登门拜访,终于把20多个学生请回来上课。1990年代,周文富在长宁区一所小学开办想象画实践基地,但因为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学校与培训机构一律脱钩,周文富被迫搬到小区一个终日潮湿的防空洞边上继续上课。1990年代末,周文富认为想象力艺术教育或许能得到大学招收特长生的认可,就跑去上海某名校商谈,被一口回绝。

  如今,艺术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各类艺术培训班也多了起来,可周文富的班仍然只收低廉学费,中心的专业老师和他本人都只能维持一个普通白领的收入。其实,1980年代周文富从华师大艺术系毕业,在上海,他是和蔡国强等人一起最早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如果这些年他把精力多放一些在自己的创作上,估计早就“发达”了。

  把展览办到海边、村庄

  凭着30年不变的“傻劲”,周文富迄今已培训了上万名学生,艺术实践上千次。他说,自己做的不是传统的艺术教育,而是改革开放后接受当代思想冲刷所诞生的新型教育,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思维教育,孩子们可以通过想象画创作,开发大脑潜能。它不但和传统艺术教育不同,和当下许多急功近利、为了考级升学而开设的艺术培训也完全不同。

  在展览现场,满墙的儿童想象画都是抽象的线条和色块。周文富说,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想象的梦境天体。除了绘画,孩子们还利用各种废旧材料、道具和场地状况进行充满想象力的艺术行为:他们在游泳馆里办展,想象艺术在游泳;他们穿戴着自制的“盔甲”上操场,就像一群机器人在踢足球; 教室里可以举办“面包舞会”,孩子们跟面包一起跳舞;在钢琴演奏室里,有玫瑰花在弹奏钢琴;孩子们还用西瓜皮、卡片纸做各种面具、头盔和服装。

  展览现场的图片回顾了30年来,周文富组织孩子们把创作和展览办到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场所:东海边、太湖边、地下车库、游泳池、游乐场、社区、鱼塘、村庄里,等等。

  “瞎胡闹”却培养出好苗子

  在很多人看来,周文富的培训班就是让孩子们“瞎胡闹”,画得完全没有“样子”,活动也有点简陋,但孩子们却玩得十分开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周文富的学员中先后出现了许多好苗子。周文富第一期培训班的学员关鹏,日后以优异成绩进入复旦大学,并担任学生会主席,后来又考进美国布朗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谷歌公司,目前,31岁的他已经担任谷歌的技术面试官。每次关鹏回国都要来看望周老师,他还生出了要把周文富的现代儿童艺术教育推广到美国的念头。

  目前,孩子们的想象画作品已有36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40余件被上海儿童博物馆收藏。周文富的艺术教育还让许多外国专家一见倾心,认为他的理念在国际上也是超前的。下个月,英国一所大学将邀请周文富的儿童想象力艺术前去展出交流。


来源|新闻晨报 记者|詹皓 编辑|戴勇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