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新民晚报|“百花”徐汇无证办学也遭调查 疯狂背后谁在煽风点火

2016年05月26日


  排队40多小时,一个黄牛号炒到5000元…竟是为了给只有3、4岁的孩子报一个培训班?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培训机构能让家长追捧不已,黄牛乐此不疲?昨日,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走访了百花学习塾的多个分部。


现场:打地铺通宵排队 只为给娃报班


  昨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百花学习塾金桥分部看到,现场已大排长龙,“我们早上10点就来过了,听说有人前一天就开始排队。”记者现场发现,报名队伍已排到260号,工作人员提供资料显示,该分部9月小班总共只招收21人。

  昨晚8时许,记者来到了该机构位于长宁的另一分部,在楼下等电梯时,一位手拿外卖的女士劝告记者:“别凑热闹了。你肯定没机会了,我早上就来领过号了。”


图说:徐汇分部现场,有“家长”早早前来打地铺排队。新民晚报新民网 卞英豪 摄


  昨日,百花学习塾曾发布通知称,晚上不允许在各校区通宵排队。家长请在晚上8点前到各校区登记。昨晚11时许,记者来到该机构徐汇分部。现场陆续有家长搬着板凳,甚至打着地铺准备通宵排队。一位家长说:“今天号排在太后面,想通宵排队来碰碰运气。”


探究:家长顾虑多多 黄牛借机炒作


  据了解,百花是一家“幼升小”的“培训机构”。有家长介绍:“它号称不少孩子经过培训都考进了很好的民办小学。”当记者问起是否了解过这家机构的师资环境等问题,家长回答:“群里的人都报名了。有这么多人排队,肯定不会差的。”

  只有3岁的孩子就要参加各种培训,真的有必要吗?现场有家长“教育”记者,“现在的孩子三四岁就报各种班。你不报班,小学就开始跟不上,你愿意冒这个险?”

  面对近乎“疯狂”的报名场景。百花学习塾长宁分部的代老师解释:“过去六年都是提前两个月预约报名,但今年总部规定要在两天内完成报名。”原本充裕的报名时间突然缩短,代老师称:“实在没想到这么火爆。”

  另一方面,现场家长介绍,“队伍里有不少黄牛前两天就来排队了。还有一些是网上专门雇来排队的。他们把家长弄得人心惶惶。”还有家长表示,“有黄牛一个人领了好多号。第一天他们卖1000元,然后跳到了2500元,今天直接问我5000元买不买!”


反转:著名培训机构竟无办学资质


  然而,这样一家让家长追捧不已,黄牛乐此不疲,竟然是一家没有办学资质的“黑户口”。


图说:长宁教育局的公告。新民晚报新民网 董怡红摄


  鉴于家长排队报名的情况,昨天长宁区教育部门前往现场调查并张贴了公告。公告中指出,查询后发现既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以长宁区该办学点地址提出过民办学校筹设申请,也没有办学机构以该地址取得过办学许可证。长宁区教育局终身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工商注册资质显示,该机构是教育信息咨询,不具备办学培训资质,将依法约谈该培训机构负责人,取证后依法处理。

  记者查询发现,上海百花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其工商登记显示为“教育信息咨询”且特别注明“不得从事教育培训、中介、家教”。这就意味着其并没有办学资质,如果开办培训班,则属于超范围经营。

  然而不少家长依然表示,自己早就了解到百花学习塾不具备“办学资质”的事实。“我不在乎它有没有资质,能上课就行”、“都开了7年了,没资质又有什么关系?”、“家长的苦你们不懂,我们只要报上名就行!”现场家长齐刷刷地向记者表示。

  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长宁区工商执法人员此前已配合区教育局人员上门执法,但由于该机构负责人不在故只张贴了告示。市工商局目前已关注到相关情况,下一步配合其它职能部门将开展相关工作。

  今日10时许,百花学习塾,通过其官方微信再次发布紧急通知“为了更加安全有序的进行报名收费工作,公司决定今天暂停所有校区的报名收费工作,新的报名方式和时间将另行通知。”


专家:“幼小衔接”可由家长完成


  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学前班?该选择怎样的学前教育?关于这些家长的集体焦虑,小新也咨询了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主任张明红说,家长们的焦虑,来自他们对于孩子成长过程的不了解,不知道每个学龄段孩子该怎么教。“当然这并不能怪家长”。

  而一些教育机构往往正是利用了家长的焦虑心理,炒作“幼小衔接”等阶段学习知识的概念,令家长更加迷失方向。

  “孩子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知能力,提前学习知识,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对知识又往往一知半解,只会起到反作用。”

  张明红说,父母千万不要以为交了钱进了培训班,就进了“保险箱”,其实他们所焦虑的“幼小衔接”问题,日常在家就可以完成。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需要做哪些呢?父母又要怎么来做呢?

  张明红介绍说,首先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求知欲、好奇心,能不懂就问,能够集中注意力倾听和观察,有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专家给父母支招:从0岁开始讲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看图做一些观察,慢慢让孩子复述故事,从而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力;如果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就可能会向家长提问,从而培养起了概括、归纳等能力。

  “数学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就能形成概念的。”

  专家举例,吃晚饭了,可以问问孩子:“家里3口人吃饭,要摆几副碗筷”一副里又有几种不同的餐具呢?有碗、碟、筷子、勺子四种,让孩子来数一数。在此过程中,其实就传递了分类和组合的概念。

  其次,“幼小衔接”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张明红指出,进入小学,生活和学习上都要学会自理,而自理能力并非仅指整理东西的能力,还包括独立、自主的要素在其中。比如家长们要培养孩子独立上床、起床等作息制度。长千万不要处处包办,要充分信任孩子,孩子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也会获得成就感。

  此外,“幼小衔接”中父母们还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学、同伴关系,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感受到温暖。而相反,同伴之间的不良情绪和矛盾,则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知识不需要提前教,提前学。”

  最后,张明红还反复强调,知识的强化只可能管用一阵子,只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终身受用。

阅读原文

记者|董怡虹 李若楠 卞英豪

来源|新民网 新民晚报微信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