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养老机构基本做到了入住老人“安享晚年”,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如何使老人“欢度晚年”,做到“幸福养老”。在11月30日举行的的申宁养老讲堂上,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老龄学会老龄科研基地主任桂世勋以《多举并措促进“幸福养老”》为主题进行了发言。

已经81岁高龄的桂世勋教授指出,“幸福养老”是老年人对自己生活满意或喜爱的一种主观感受。他将“幸福养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5+1”模式,即五个客观要素“增进健康长寿”、“适度参与社会”、“改善老年福祉”、“温馨和美家庭”、“关爱老人社区”,再加一个主观要素“科学幸福观念”。
桂世勋教授提出,要多举并措促进“幸福养老”,包括:进一步提高大家对“安享幸福晚年”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孝亲敬老宣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采取切实措施最有效地提升不同老年群体幸福感,家庭“适老化”改造方面扩展到局部应急“适老化”改造,老龄工作要帮助引导广大老年人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据了解,申宁养老讲堂由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上海市长宁区申宁养老服务促进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老龄学会老龄科研基地、上海万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本次是第四讲。
阅读原文
记者丨李欣
来源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编辑丨梁欢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