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才能看得清、看得深、看得远。
19世纪末,列宁基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分析,揭示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掀起,证明了这个论断的科学性。
从世界发展大势来看,十月革命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一方面,世界上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纷纷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统治,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另一方面,十月革命让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压迫的无产阶级意识到必须团结起来,才能谋求自身利益,因而纷纷提出建立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要求。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从西方扩展到全球。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莫斯科。在它的推动下,1922年7月成立了日本共产党,1925年4月成立了朝鲜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发展大势中呈现出强劲态势,是催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外源性因素。从向西方学习到走俄国人的路,开创了五四运动前后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我们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出来,走在了时代前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列宁领导的俄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从思想理论转变为实践形态,打破了世界资本主义“一枝独秀”的格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落地生根,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东方增添了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世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革命形势的发展。
察势者智,驭势者明。新时代,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依然是我们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的内在要求。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阅读原文
作者丨齐卫平 樊士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