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丨迎建党百年“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暨党领导立法国家重大课题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2021年06月12日


  5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指导的,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迎建党百年“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暨党领导立法重大课题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迎建党百年“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暨党领导立法重大课题研讨会”会议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俊教授致欢迎辞。华东师范大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教授,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冯玉军教授分别致辞。此次研讨会共分上半场和下半场共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安排主持人、发言人、点评人,聚焦各自主题展开研讨。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俊教授致欢迎辞

华东师范大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教授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主持开幕式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教授主持会议主题发言阶段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副院长曹文泽教授作主题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立法与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王保民教授作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朱力宇教授作点评并作学术总结

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阎锐作主题发言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肖子策作主题发言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沈国明教授作点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胡健作主题发言

上海市委办公厅法规处副处长莫欣作主题发言

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省人大立法顾问易有禄教授作点评


发挥党在领导立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陈俊提出,此次会议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与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一次全国性重大课题学术研讨活动。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始终发挥党在领导立法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人民为中心,领导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服务治国理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顾红亮表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华师大宣传部和马院已开展系列相关庆祝建党百年的活动,发扬光大华师大的红色资源和红色精神,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此次会议是继2020年党内法规和立法建设研究中心召开迎建党学术活动后的又一迎建党研讨会,希望各位与会代表们深入交流并取得预期成果。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秘书处王起超代为宣读了冯玉军的致辞,他对研究会年度系列会议之一的此次迎建党百年学术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祝会议圆满成功。

  会议主题发言阶段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教授主持,六位发言人分别作主题发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副院长曹文泽教授作了题为“党领导立法的逻辑必然与机制完善”的主题发言,就党领导立法具有逻辑必然性,同时需要通过机制完善更好地保障党领导立法进行了学术探讨。西安交通大学立法与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王保民教授作了题为“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几点思考”的主题发言,就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以及党作为领导党和执政党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和执政,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进行了学术探讨。中国人民大学朱力宇教授在点评中提出,发言人从不同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启发性见解,增进了对党的领导的共识。

  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阎锐作了题为“党领导全过程民主的上海立法探索”的主题发言,她就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全过程民主要求以及上海市委市人大高度重视全过程立法民主、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容、发挥代表参与立法作用等话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肖子策作了题为“党领导地方立法的宁波实践和思考”的主题发言,介绍了近年来宁波市地方立法贯彻落实党的领导的相关做法并提出了思考。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沈国明教授在点评中认为,两位发言人都从事地方立法实务工作,介绍了地方立法实践中的探索,对党领导地方立法进行了有益思考;党的领导是中国法治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党的领导,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立法成就。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胡健作了题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系研究的思考”的主题发言,他就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加强法系研究推进中国制度影响力感染力引领力进行了学术探讨。上海市委办公厅法规处副处长莫欣作了题为“党内法规建设的上海实践探索”的主题发言,她介绍了上海党内法规工作在规划计划、执行评估、建章立制、备案清理、执行评估、理论研究等领域开展的工作和探索。江西财经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省人大立法顾问易有禄教授在点评中认为,两位发言人的发言对我们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增强党对立法领导的认识具有启发性,给我们以有益启示。


会议第一单元专题发言阶段之一

会议第一单元专题发言阶段之二

会议第二单元专题发言阶段

会议第三单元专题发言阶段之一

会议第三单元专题发言阶段之二


促使党内法规的制定与实施间良性发展


  此次会议专题发言阶段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由王保民主持。北京理工大学于兆波教授作了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化”的发言,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应当在新时代进入公众特别是大学生之中,为新时代大学生所掌握,理论工作者有职责和使命使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学术化,使新时代大学生更容易认知和接受。易有禄作了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体会”的发言,对法治思想和其他思想的关联谈了体会。浙江工业大学石东坡教授作了题为“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特点辨析”的发言,提出深刻把握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特点,有助于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环节、机制与条件,从而促使党内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之间良性发展。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郑辉处长作了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持续践行全过程民主”的发言,提出上海作为“全过程民主”重要论断的首提地,需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民主”重要理念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更多有益探索。上海市政府行政法制研究所王松林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党领导上海城市法规建设之思考”的发言,对党领导上海人大和政府地方立法中城市法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思考。上海社科院姚魏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思考”的主题发言,对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和作用发挥进行了学术探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干部任才峰作了题为“习近平关于立法重要论述学习体会”的发言,谈了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立法论述的几点体会。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望副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的几个问题”的发言,对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作了展望和思考。商丘工学院蔡国庆老师作了题为“国家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探讨”,对党领导制定政策和法律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学术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和法学院刘平教授作了点评。两位点评人认为,九位代表的发言从理论和实践不同层面,围绕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结合自身工作和体会,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出了多角度具有启发性的学术探讨。

  第二单元由彭真基金理事刘娜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作了题为“以党内法规保障爱国主义的思考”的发言,提出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融入法制保障,党内法规也要作出保障,让爱国主义发扬光大。安徽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余俊教授作了题为“党领导教育立法的几点思考”的发言,主张法制应规范师德,法治需要与德治相结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张振华教授作了题为“政治学理论视野下的党领导立法”的发言,从政治学角度对党领导立法进行了学术解读。

  华东理工大学孙晓东副教授作了题为“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时代价值与发展走向”的发言,对两者在新时代的关系和走向作了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余锋副教授作了题为“党领导娱乐法体系建设展望”的发言,对党领导娱乐法立法及体系建设作了思考。王起超作了题为“党领导区域协同立法探讨”的发言,对党领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协同立法和地方立法协调等作了学术探讨。

  上海市政协社法委副主任、上海海事大学曹艳春教授和石东坡作了点评。曹艳春认为,本单元发言人从不同学科、不同部门法的角度或者具体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党内法规的作用及党对具体领域的领导,以能具体落实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到党领导立法与党内法规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强调世界观和认识论两个方面作出了具有思维创新性的学术探讨。石东坡表示,本单元专家发言紧密围绕党领导立法,内容丰富、思考延展、富有启发,包括了从政治学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论视角、从法学的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视角,对法治实践中落实党的领导作出探讨;由一般到具体,由总论到分论,结合爱国、教育、娱乐业和区域立法四个问题点进行了学术探讨,富有一定启发价值。

  第三单元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寿初副教授主持。上海政法学院胡戎恩教授作了题为“党领导立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问题”的发言,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营经济立法很有必要,需要融入平等、公正、法治等核心价值观。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教授作了题为“新文科建设中的交叉学科发展展望”的发言,提出“新文科”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四新”建设引领改革创新发展,全面推进新文科需求、目标和特色三大导向作为专业优化的基本抓手,贯彻落实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国家律师学院兼职教授王永和作了题为“百年视野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化保障”的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刘新民副教授和黄翔老师分别作了题为“党规国法的相辅相成”和“党的领导与程序法制建设”的发言。新疆师范大学邹阳阳老师作了题为“反极端主义立法的问题及时代挑战”的发言。贵州毕节市委党校张颖老师作了题为“党领导反贫困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发言。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李璐、刘成成、王海涛等作了题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初探”的发言。

  郑辉和姚魏作了点评。两位点评人认为,本单元十位代表的发言涉及多个学科、运用不同视角,给我们带来启发;党的领导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党规国法需要相辅相成,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努力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社会参与的格局。


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认识


  在会议闭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龚咏梅主持闭幕式并致辞,朱力宇作会议学术总结致辞,陈俊致谢。龚咏梅代表马院领导感谢各位与会代表的指导、关心、支持及精彩纷呈的会议成果对迎建党百年之际马院发展带来的正能量促进,认为这是一次很有获得感的学术会议,感谢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学术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龚咏梅主持闭幕式并致辞


  朱力宇提出,此次研讨会中所阐述的观点和涉及的问题,可以用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综合与专门的四个相结合来加以归纳和概括。通过研讨,与会者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对党领导立法的一些具体实践进行了介绍,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有阐释党领导立法的宏观性探讨,也有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完善有关机制的思路,还有在微观上对党内法规建设的实践等作出探讨。关于整体与部分相结合,既有将中国的法律体系与属于世界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相结合探讨,也有结合党领导立法是体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要求与西方国家有根本不同的具体探讨。关于综合与专门相结合,研讨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党建、教育学等不同学科,具有综合性。这些发言,都从不同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见解。


与会嘉宾合影


  来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机构和来自上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60余人与会。


阅读原文


记者丨查建国 夏立 陈炼

来源丨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