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子藏》第三批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就庄子研究的当代发展进行热烈讨论,并对《子藏》工程的最新成果给予积极评价。

华东师大副校长周傲英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并指出此次会议是2008年第一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继续,是庄子研究界的盛会,也是华东师大人文研究的大事。会议对于深化古典研究、扩大学术交流、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等具有重大意义。周傲英对《子藏》第三批成果表示祝贺,并指出,《子藏》工程是华东师大“985”建设的重点项目,《子藏》第三批成果的发布是华东师大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的重大成果,对于推动当前传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华东师大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指出,庄子研究一直是中国古典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以来名家辈出,硕果累累。当代的庄子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学者和海外学者相互促进,新观念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学术史研究和研究方法反省日益深入,理论研究和社会普及相互促进,这说明庄子思想历久而弥新,庄子研究的前景非常宽广。他还指出,庄子思想中开放多元的精神契合现代思潮,深入发掘其理论内涵,打通庄子与中国不同学术传统之间的隔阂,探索庄子与西方当代思想的会通,这对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资源,重构当代文化格局,具有特殊的意义。他说,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来自于海内外,都是庄子研究的名家大家,更有庄子研究的新秀,这些学者对于庄子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次会议是庄子学界的盛会,为庄子研究同仁提供了交流平台,希望与会的各位学者深思广论,继往开来,共同推动庄子研究的新发展。方勇教授还介绍了《子藏》第三批图书的出版情况,并对《子藏》下一阶段的任务做了说明。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主任王俊彦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庄子是人类历史上难得的思想巨人,其影响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海外学者对于庄子研究的成果,证明了思想不分古今,智慧无碍中西,庄子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他说,为了促进两岸学术交流,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将与华东师大先秦诸子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在传统思想和诸子学研究领域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华东师大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在诸子学文献整理和理论建构上成果丰硕,“新子学”的讨论方兴未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将在10月举办“新子学”国际高端论坛,广泛邀请海内外学者,就诸子学的当代发展、“新子学”的理论内涵、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型展开探讨。两岸学界合作,共同深入探索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这在当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他还对《子藏》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表示祝贺。
台湾师范大学陈丽桂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台湾中山大学赖锡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刘韶军教授分别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言,就庄子学术思想的各个方面展开讨论。
阅读原文
记者|万姗姗
摄影|吴潇岚
来源|中新社
编辑|吴潇岚
其他媒体阅读:
文汇报|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第三批成果发布
央广网|第二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今日召开 《子藏》第三批成果亮相上海
中国社会科学网|《子藏》第三批成果发布
文汇网|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第三批成果发布
上海日报|Chinese ancient classics published
新民晚报|《子藏》工程第三批成果上午发布 4月22日 5版
上海教育新闻网|华东师大发布《子藏》第三批成果 道法两家整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