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中华读书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迎来建社60周年,3000种图书参展

2017年08月22日


  今年上海书展恰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60周年,该社将以六十年的历史为依托,集中展示近年来的重大出版成果,参展图书包括人文社科、文学艺术、教育心理、童书绘本和品牌教辅等类图书共3000种,其中新书约500种。

  书展前,华东师大社评选出该社参展的十大好书,包括:《中国近代地理》(9卷本)、“与中国院士对话”丛书、《教师教育研究手册:变革世界中的永恒问题》(第三版)《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游戏改变教育:数字游戏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变聪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倾听着的教育》《保罗·策兰诗全集》(卷二与卷八)《华语短经典》(第二辑)《樱桃青衣》。

  该社带来的一批重大项目图书令人瞩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文字发展史》(5卷)曾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第十四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中国近代经济地理》(9卷)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此外还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王献唐年谱长编》、“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已出9种)等。

  教育心理类图书一直以来都是华东师大社的特色与优势。《教师教育研究手册》(第三版)是由当代世界权威的学者担纲,凝聚近现代最具影响力教育家的集体智慧的一部大型专业工具书。该书提供了教师教育研究的多元视角以供人们考量,呈现了新分化的研究领域,以及人们在某一问题上的争论,旨在促使研究者对基础性问题开展对话。上半年席卷各种榜单的《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从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民俗史等多学科角度去考察中国历史上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大众教育、家庭教育的开展等等,是一部宏大而又深入的中国教育史专著。

  人文社科板块中,《亚历山大大帝》是约翰·居斯塔夫·德罗伊森的史学巨著。作者首次用“希腊化”一词来指称整个文化时代,奠定了希腊化时代历史研究的基础。《亚历山大大帝》也是俗称“希腊化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薄荷实验”则是一套“文本记录社会”的泛学术著作丛书,今年的新品有《喂养中国小皇帝: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乳房: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

  文学出版方面,华东师大社近年来亮点频现。本次书展,备受诗歌界关注的《保罗·策兰诗全集》的第二卷与第八卷将首度亮相,其中第八卷《罂粟与记忆》收入策兰1944年至1952年间写的作品,包括极具影响的《死亡赋格》。《华语短经典》(第二辑)包含了王安忆、史铁生等8位作家的短篇小说选。《樱桃青衣》为上海青年作家张怡微“家族试验”写作计划的收官之作。

  《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数学》版权输出到英国,受到国内师生广泛关注,很多人希望购阅其英国版。但由于英国版是基于英国国家课程标准来编排,国内学生使用不便。为此,出版社又组织力量把中文版《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数学》翻译成英文,并定名为Shanghai Maths——One LessonOneExercise。英国版主编、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范良火领衔的数学教育团队担纲该书翻译。书展上,《一课一练》中文版、英国版、上海英文版将同台亮相。


阅读原文


来源|中华读书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