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解放日报|高校创新党建连续10晚推空中课堂 电波里听思政课生动有趣

2018年06月22日


  昨晚8时,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随着《游击队歌》《长城谣》《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音乐响起,一堂特别的高校思政课《奏响时代强音唱出中国精神》在此开讲,同时通过电波传向更多听众。这是由市党建服务中心、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等联合推出的“奋斗吧,我和我的国!”空中课堂——音频思政课系列中的首讲。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作为首讲教师,向听众讲述了中华民族实现解放的“交响曲”和新时代共筑伟大复兴的“乐章”。在首堂课程中,林在勇从上音原创歌剧《贺绿汀》巡演谈起,讲述20世纪上半叶,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解放的大背景下,贺绿汀如何把个人融入大时代,始终向往光明、奋进不止,成长为人民的音乐家。他说,希望这堂课能让更多人通过音乐艺术,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感受到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在电波里听思政课还挺新鲜的,没有我们平时上课内容讲得深,但多了几分生动有趣,我看了10天的‘课表’安排,都很感兴趣。”受邀来到直播现场的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彭丽准备每天收听这档音频思政课。
  据介绍,此次音频思政课共10堂,均在上海高校50余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基础上遴选产生。昨起至30日每晚8时至9时开讲,并在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连播10天。此后,同济大学《中国道路》课程教师李占才主讲“由共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课程教师贾利军主讲“中国传统商业文明”;东华大学《锦绣中国》课程教师刘瑜主讲“旗袍文化启示”;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中国》课程教师孙志伟主讲“读懂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军军医大学《强军之路》课程教师林勇主讲“和谐使命2017任务”;华东理工大学《绿色中国》课程教师汪斌锋主讲“环境治理与美丽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课程教师王江涛主讲“用法治保障城市精细化治理”;上海大学《理论中国》课程教师陶倩主讲“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五年”;复旦大学《治国理政》课程教师薛小荣主讲“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这些高校教师将分别在党性教育基地、各级党建服务中心、站点、地标性场所讲授课程。
  此次推出音频思政课,既是党建内容形式的创新,也是高校拓展开门办思政的举措。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表示,让高校优秀课程、优秀教师走出校园、走入社区,通过空中课堂将党的创新理论讲给社会大众。要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讲好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故事,向社会辐射党的科学理论魅力,这是高校应有的担当和社会责任。


阅读原文


记者|张骏 徐瑞哲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