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CCTV-13丨[新闻直播间]“近”看进博 聚焦技术装备展区

2020年11月12日


  编者按:11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受邀走进央视新闻直播间,聚焦技术装备展区,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节目“新时代 共享未来”专访。



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表现耀眼 值得关注

科技与生活对话 人类与未来对话


  主持人:曾院长您作为专业人士,您看到第三届进博会的技术装备展区,您最期待或者说最关注展区里的哪一类展品、哪一类技术呢?

  曾刚:今年的进博会有很多新的亮点,从科技来讲,是全球技术、装备、产品最为集中的亮相。最核心的有两项技术,一个是数字技术,另外一个是人工智能技术,这两个技术催生了其他很多产品或者系统的方案,这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点。

  主持人:刚刚我们看到记者的探访,包括前面短片的介绍,我感觉这个展区和传统对技术那种冷冰冰的感受不太一样,它很有人类情感,比如说乒乓球教练机识别人的情绪,还有茶艺机体现的是人文的关怀,就是这种非常有温度的技术在我们的这个展区里出现了,您对这个展区有哪些印象呢?

  曾刚:今年的技术展览和往年有很多的不同,以往我们看到的是冷冰冰的机器、装备和产品,而今年我们看到科技已经不仅仅是在工厂、教科书、实验室里面,而是走进我们的生活,第一个,反映科技进步已经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到各个方面,它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数字技术和我们各个方面的联系并在一起了。另外一个方面,把人工智能的技术也能服务我们的生活,譬如刚刚您提到过的茶艺机、乒乓球教练机,包括很多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这些都得力于人工智能和数字网络的技术,使得科技不再离我们遥远,让我们百姓能有更加直接的体验,这是今年和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



  主持人:进博会真的能让我们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还是想说茶艺机器人,因为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它不光是泡茶,是一个展示茶艺的过程,而我们知道,很多的茶,比如红茶、绿茶、乌龙茶这种冲泡的方法还不太一样,它就能够非常的细分,对每个品茶人的口感也会更加的照顾。

  曾刚:这也是人工智能特别令人着迷的地方。第一个方面,早期的时候,把人们对茶的要求,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嵌入到服务的体系当中;另外一个方面,现在的人工智能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思考功能,分析并转化成行动的功能,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客户、服务对象的兴趣要求,不断自我学习和提高,就像一个学生一样,可以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这也是人工智能和传统技术不同的重要方面。

  主持人:所以听说最早的乒乓球机器人,很多观众都能够打过它,但现在好像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够跟它一较高下了。我们先聊了一个展区的初步印象,稍后回来,我们的特别节目继续。


产业转型升级 高新技术需求巨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装备进口国之一

中国市场广阔 给全球企业提供机遇


  主持人:曾院长您看这个技术装备展区真的是吸引力特别强,一方面是对普通的观众,更多的是对这种专业的采购商。这样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参展商的意愿越来越强,很多的参展商,我们了解到已经提前表达了明年一定要再来的这样的一种意愿,其实我觉得在今年的这个大背景下,尤其显得很不容易。

  曾刚:您讲得很对,因为疫情对全球的经济,特别是生产活动,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中国在防疫过程中应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特别是我们较好地实现了疫后经济的重整重建,加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和最大的制造工业大国,我们又处于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关口上面,我们对装备、技术的需求也是最大的,所以当下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商,即最大的市场在我们中国,所以基于这些原因,全球这些厂商,特别是主要的装备制造商,包括技术的服务商,他一定会来到中国,走进中国,走进客户,走进我们的进博会,也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另外一个方面,中国这个市场还是蓬勃发展的市场,不仅我们今天需求量很大,我们明天还有更好的发展。所以,他不仅今年来,明年来,明年还会带着更多的人,带着更新的技术,更好的装备来参加进口博览会,这一点是可以期待的,因为这是由市场经济规律,由全球的整个格局大势所决定的。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关口

数字化技术带来更快创新发展


  主持人:可以说也是体现了大家对我们中国疫情防控能力的一种信心,他们带着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来,我们也注意到包括了5G通信相关的一种技术,因为在进博会上也有很多的5G色彩,包括之前“十四五”规划建议当中也提到过我国要系统建设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等建设,您觉得这背后体现的是什么呢?

  曾刚:第一个方面来讲,网络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一个最核心的技术支撑,离开了它们,我们很难体现一些系统的技术进步;第二方面,中国人其实是有追求创新,还有拥抱时尚这么一个传统,我们对一些新东西特别的敏感,加上我们现在抗疫的工作前期做得比较好,我们经济已经走入了正轨,所以中国前期的基础,加上我们这个民族的或者国家的特色,使得我们在5G方面具有相对而言比较明显的优势,第一个方面,数字资源,第二个方面,应用场景的需求,有这两个东西,我们假如能够跟世界上一些相关的国家或者特别相关的厂商合作,就能够围绕中国的发展,围绕世界的发展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所以通过技术合作能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好,使得我们的经济更加繁荣。

  主持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永不停步的,因为您刚刚讲的,我们中国能够在5G建设当中抢占这样的先机,其实也和我们中国市场这种巨大的推动力是息息相关的,也正如习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当中的那句话,中国的市场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中国经济旺盛的活力,以及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态度和决心,使得多家国际企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进行产品的本土化升级。


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个性化 定制化



  主持人:曾院长您看,刚刚这两个片子,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今年的技术装备展区很多参展商带来的不仅仅是商品,而是技术,甚至还有整套的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这是不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呢?

  曾刚:您讲得很对。现代的社会发展,最重要一点是要提高效率,是把分散的技术串联起来,让它们成为一个系统来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参加展会,从早期的展示商品、装备,甚至展示单个的技术,而现在希望提供一些系统技术方案,因为只有通过系统解决方案,才能很好地使得我们的生产效益、或者生产体系能够发生很大的变化,才能真正体现这些技术带来的客观效益;另外一个方面,他们为什么要把技术带过来,而不是通过远程系统给我们,因为这些技术需求具有私人定制的色彩,是根据不同个性化的需求来做一些相应的改进,或者进行研究和开发,所以说参加展会是一个供应商和客户,他们之间一个对接的过程,通过相互之间交流学习能够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案,第一个它能带来技术方案,那么通过这个进博会,它能使得技术方案更加完善,来更好地实现商业利益和双方合作的效益。


新技术革命目的是惠及民众


  主持人:这种新的需求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其实这次这个技术装备展区,给我一个印象很深的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这个乒乓球教练机、茶叶机器人这些,很多的技术可能我们感觉离生活有点遥远,但它其实未来是可以进入到家用,进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比如说这个茶艺机,我们知道很多的茶,我们刚刚也提到了,像绿茶,红茶,包括乌龙茶,它泡的顺序可能不太一样,它的发酵程度不一样,可能有些是要先投水再投茶,有一些是先投茶再投水,但是如果不是专业的茶艺师,可能我们普通人有些程序就会搞混,但是有了未来的这些茶艺机器人,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就能够很好地实现每一款茶都用它最合适的口感,到我们的生活里来。

  曾刚:您刚才描述得非常好,智能化的机器人跟一般人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它不仅是一个方面的专家,它是把很多个专家,不同领域专家汇集于一身,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次博览会这个展厅,非常重要一点,比如对我们年轻人来讲,我们要创新,创新重点在哪?我们要创业,创业的机会在哪?可能通过这些展示,通过我们仔细观察,能够找到自身,在未来的社会当中,我们利用技术进步,比如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我们怎么能够实现创新,怎么能实现更好地创业?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我们要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时尚的生活,追求便捷的生活,靠哪?就是这里面新的一些技术,这些装备提供哪些可能,会进一步美化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舒适度,我觉得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主持人:对,这种创新其实是从技术到理念,它归根到底体现还是我们人的不断发展。我们刚刚谈到的未来的发展趋势,曾院长也提到了今年技术装备展的很多的特色,其实呢,今年技术装备展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增设了节能环保专区,我们总台央视记者孙艳就在那里,我们马上来连线她。


绿色发展:从理念 行动 到成果


  主持人:曾院长您看,说到节能环保,刚刚片子当中提到的垃圾分类,现在是走入寻常百姓家,非常熟悉了,而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讲,“十四五”规划当中提到的打造新兴产业链,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把绿色制造提到了很重要的一个地位,那您怎么看待在我们这届进博会上要专门设立这样的一个节能环保专区呢?

  曾刚:节能环保专区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从总体来讲,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另外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大部分会员国的共同目标。我们以前有一个理念,叫人地和谐,或者天人和一,那现在的技术,包括刚才说的这个数字技术也好,人工智能技术也好,为我们实现原来的梦想,即天人合一的目标,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怎么样把这些技术和我们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我们要通过中间的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和一些装备,所以我们认为这次这个装备展当中专门做一个专区,它很好地实现了我们怎么打造新兴产业链,怎么实现传统的产业智能化、高级化或者绿色化,这边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具体路径。这样大家觉得有理念,并且有方案,下面能很好地运用,我们一定很好的结果,这是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意义。反映了中国的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我们子孙后代着想的一种大国责任,中国人的一种意识。


绿色发展 环保理念与现代技术相融合



  主持人:对,就这个专区的设立,我觉得它体现出这样一种信号,就是可能我们过去是靠劳动力,靠制造,然后现在可能靠市场,那未来我们就是要靠我们的中国智慧,您刚刚讲到的我们这些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去融入到我们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样的一个实践当中来,您怎么看待这样的一种变化?

  曾刚:其实从人类发展的过程来看,早期工业化,主要依靠矿产资源,依靠地下的石油、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的发展,这些资源利用一点少一点,所以当时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说要利用可再生的资源,譬如太阳能、生物能、潮汐能等等,但现在我们从外来看的话,这些资源,比如太阳能、生物能用了还有,它不会随着人们的利用而减少,它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但是我们展望未来来看,比如我们数字资源,即人工智能的大脑资源,它是越用越多的,所以未来的技术它能够突破以前人类发展环境制约的瓶颈,并且使得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地球人和地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所以新兴技术装备展示反映了我们社会从过去的一个时代向一个新时代跃进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或者说是一套新的体系,所以我认为这个东西是非常有意义的,跟中国的责任、跟企业、跟我们社会应该有更加紧密的关系。

  主持人:我们之前注意到习主席在这届进博会上的主旨演讲,包括我们“十四五”规划当中都提到了要构建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其实也和这届进博会的很多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息息相关的。

  曾刚:其实绿色技术跟其他有些技术不一样,它还具有比较强的公共性,所以绿色技术不仅对我自己有好处,对离我很远的人,居住在地球的人类都有好处,它具有公共性。所以绿色技术是最容易让各个地方的人们,包括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民众,包括研究机构或者政府机构能够合作的一个领域,所以绿色技术它能够很好地体现公平效益,包括整个社会福利之间的重要平衡和综合发展,跟人类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共同的发展吻合度非常高,所以说这次的展示具有特别的意义。

  主持人:公益性,新的技术,新的理念。非常感谢曾院长参与我们今天节目的解读,我们每次在外滩演播室的节目最后都会带大家来看一看我们的这个演播室外的黄浦江,黄浦江水奔流不歇,让我们想到中国人的那句老说的话,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未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同来书写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新篇章。也感谢各位观众收看我们今天进博会的特别报道!我们明天再见。

  曾刚:再见!


阅读原文


来源丨CCTV-13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