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文汇报丨曾刚:长三角:紧扣一体化,联合攻关,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02月08日


  长三角城市群2019年GDP占全国总量的24%,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美国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并列为世界六大城市群。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两次发布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奋斗目标、指导思想、推进思路、工作重点、关键项目、实施路径进行了部署。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三角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联合攻关,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人类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呈现区域化、集团化的新趋势,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正处在重要的重构期,需要我们深刻认识“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格局”的意义与价值,充分发挥长三角在维护我国经济宏观格局中的脊梁作用。

  借助华东师范大学构建的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已经跨越了“小世界” (小团体)发展阶段,步入了整体一体化发展阶段;从空间差异来看,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呈现东高西低分布,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合肥、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为节点的“Z”发展轴,“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显著;从分领域表现看,经济发展、交流服务对长三角一体化贡献最大,但各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领域差异巨大,除了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等五座城市之外,长三角其他城市面临着从汗水驱动向创新驱动转轨、转型的艰巨任务。

  为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我们建议:第一,构建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的长三角集成电路创新联盟,提升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能级;第二,打破苏浙皖沪三省一市行政边界约束,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向产业集群网络转化,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第三,推进市场标准统一化、制度环境一体化,完善上海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探索“一证通用”,为生产要素特别是科创资源跨界全域无障碍流动创造良好条件;第四,重视新基建、城市群、产业体系三者之间联动,顺应长三角高端科技资源呈现向核心大城市集中、生产厂商向边缘中小城市转移的时代态势,设立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会,合作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阅读原文


作者曾刚(华东师大城发院院长、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主任)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