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新闻晚报》:学生激辩“给力”是否该收进词典

2011年03月16日

              

    昨天,上海少年新风尚主题活动暨“外研社杯”第24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颁奖典礼在华师大举行。典礼上,中学生就“给力”是否该收入词典进行激辩

 

晚报记者 杨玉红 报道

    昨天,上海少年新风尚主题活动暨 “外研社杯”第24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颁奖典礼在华师大举行。典礼上,中学生就“给力”是否该收进现代汉语词典、“达人秀”等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高中生激辨:“给力”是否可收录词典

    自去年起,原本流行于网络的热词“给力”频繁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于这个流行词是否符合语法规范、是否可作为常规词被收进汉语词典等诸多问题提出了质疑。

 

    颁奖会上,市西中学、进才中学辩论队就“给力”是否该收录《现代汉语词典》展开激辩。正方市西中学辩手一开口就语惊四座:“大家是否知道,‘给力’其实是已经存在了700多年的我国北方地区的方言吗?这样的词为什么不能像‘俺’这样的方言一样被收录进字典呢? ”他们还考证了“给力”在读音上的演变,认为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稳定的语词。一个词收不收进词典,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给力”拥有鲜明的时代性、实用性,可以入词典。

 

    反方进才中学认为,既然“给力”红火于网络,必然与网络用语的属性有关,而网络用语的特点就是灵活而不规范。如果它被收进词典,那么灵活性就将被约束,失去了使用的乐趣。由于词性不定、不规范,又不具备长效性,如收入词典,它们可能会造成语言的滥用和误用。

 

    目前,我国的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般五年内小规模地修订一次,大规模的修订周期为十年一次。 “给力”是否收录《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需要一系列的考证。

 

 

90后质疑:达人秀兴奋背后是空白

    颁奖大会上,高二年级一等奖获得者、上海中学的孙中伦,演讲了他的获奖作文《达人秀和疯狂列车》。其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言辞,让全场为之动容。

 

    文章指出,观众们总是去关注选手们残缺的腿和手,却忽略了他们作为完整的人的权利。他们需要成为意志的代言人,不允许有冲动和搅局。人们不愿去面对真正严肃的现实,却宁愿在作秀中获得精神的快感。在这些充满同情与正义的泪水背后,在这些挥霍着等待着的时间背后,在这些短暂而虚弱的兴奋背后,是长久的一片空白。

 

 

专家认为:已成展示学生风貌窗口

    市文明办巡视员陈振民认为,90后一度被误读,认为他们自私孤独,其实他们有进取心和思考力,对社会上各种现象有自己的看法,更有独立思考精神,我们看到了他们站在历史和未来之间,他们所担当的责任。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锻练的机会。

 

    《中文自修》主编王意如认为,作文竞赛成为展示上海中学生精神风貌的一个窗口。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和少年风尚的文章,富有时代特色,紧扣生活实际,他们的观察是可信的,思考是可贵的,坦城得可爱。

 

    上海中学生作文竞赛是上海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富含金量和最具权威性的官方赛事,从预赛到复赛,共有800多所学校、700多万名学生参加。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中文自修》、《新闻晚报》等单位承办,迄今已成功举办24届。

 

    《新闻晚报》    日期:2011年3月14日    版次:A1叠24    作者:杨玉红

    网页版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1-03/14/content_530083.htm

    PDF版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files/20110314/15982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