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Forever Young”,这是一首诗吗?过去不是,现在不是,但未来或许就是。9日凌晨,导演一弛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句“中英文混搭体”诗歌,迅速引发网友关注。截至昨天,记者看到网上已出现了不下30首这样的中英结合诗。由于这些混体诗都是改编自中国古诗词名句,有网友认为这是亵渎了中国的传统诗词,但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两位学者都认为,不用忙着给这种“新诗体”下定论,应该给予它自由发展空间。
中英混体诗一夜流行
不妨给予自由发展空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Forever Young”,身为导演、编剧的一弛于9日零点发的这条微博,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评论,成为近日微博上的一大热点。截止记者发稿时,该微博已被转发了399961次,评论7372条。更有不少网友还回复了自己原创的混搭体诗句,可谓热闹非凡。有学者表示,这种形式是对传统诗词的挑战与创新。而网友们也纷纷感慨,原作者真是太有才了,并将这种英文混搭的诗句称为“新诗体”。
同时,也有不少网友主动发起“新体诗”接龙活动,纷纷跟帖献上自己原创的诗句,如“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Hey,how do you do 。”“问君能有几多愁,as a boy without a girl。”“春眠不觉晓,yo yo check it out.”“春色满园关不住,Friday is coming soon。”在一句句中国古典诗句后面,加上了“无厘头”的英文口语句子,可谓妙趣生生,别有一番韵味。
不妨给予自由发展空间
对于“新诗体”迅速蹿红网络的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童清艳副教授表示,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唐诗是种高度概括化的艺术形式,又可以表达多种情绪,很适合在140字篇幅的微博上传播。现代人喜欢借用这种在古典诗词后面加上无厘头英语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英文本身有着独特的韵味,很多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没那么好玩了,所以大家喜欢在古诗后面直接加英文。另外一个原因,我想可能是现在的年轻人英语水平提高了,很多白领平时就很习惯中文加英文的表达方式,这是他们语言习惯的自然流露。”
另外,童清艳认为,这种英文混搭的句子虽然有趣,但恐怕还不能称其为“诗词”,“有些古诗,我们背过就忘记了。英文混搭诗句的出现,可以说在原来古诗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些句子最多只能算打油诗吧。”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李同兴则表示, 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挑战,“虽然有些奇怪和荒诞,但每一种文化形式刚诞生时都是这样的。这种‘新诗体’的价值会被不断重新认定,我们还是让它自由发展吧。”
《天天新报》 日期:2011年11月11日 版次:11 作者:茅中元 蔡晓婷
链接:http://www.xwwb.com/paper/html/2011-11/11/content_119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