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新闻晚报》:沪上600多人尝鲜“汉语四六级”

2011年12月26日

晚报讯 昨天上午,针对国人的汉语综合能力水平测试、俗称为“汉语四六级”在上海开考,本市600多人率先“尝鲜”。由于还处于试考阶段,参加者都是被挑选的有文科背景的学生或公务员。
 
上午11点,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已经有考生陆陆续续交卷走出考场。考试内容涵盖“听、说、读、写”四部分,总分为150分,其中听力20分,人机对话30分,阅读和写作都是50分。由于还处于试点阶段,此次考试并不接受社会报名,而是专门选择了约600人的文科在读大学生和政法系统公务员“试考”,考题级别属于程度较高的五级,考生们也不觉得难。
 
一位大学文科生陆同学回忆道,她参加了五级考试,考试整体感觉不难,考试上机部分全是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听力题目和英语听力类似,多为男女对话。说话题是让她感到难度较大的一部分。这种题型,以前虽然没遇到过,但是总体感觉没有英语四六级绕人。
 
这次汉语能力测试的结果,没有及格和不及格之分,最后的成绩是一张能力评价表,上面会有考生的分数,以及对考生汉语水平的评价。
 
测试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琦教授介绍,一级基本上是在家庭生活圈、衣食住行这样一个范围,大体相对于初小;四级语言文字应用大致跟高中毕业生相当,它的范围比较讲究实际应用,大致对应高中毕业;五级测试则有很多大学毕业生需要了解的各个领域比较通俗的专业性文章,有政治的、经济的、科普的,话题范围比较宽;六级就属于专业级,大体对应大学生物文系毕业的学生。
 
专家认为,汉语综合能力水平测试不同于“英语四六级”,前者更侧重于对语言认知、运用的综合考查。该考试属于“非强制性考试”,这样的形式有助促进全社会重视母语学习。未来,这项考试成绩可能会成为部分企事业单位用人的指标之一。
 
《新闻晚报》    日期:2011年12月25日    版次:A1叠03   作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