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持法师所讲的一针见血地指向目前佛教寺庙管理当中一个最要害的问题,即寺庙产权所有制跟目前的管理最直接相关。永信法师说,少林寺像“唐僧肉”,谁都可以来吃一块。它就是一个产权被悬着的问题。寺庙的产权说是公有,但实际上却又因为公有,被有些人利用反而变成了具体管理部门的人所有。
住庙的出家人、法师因此只有使用权,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前年少林寺被“上市”的问题,曾经也讨论过,但这次圆持法师讲得直截了当。
佛教寺庙为社会所有,不是佛教协会或寺院的常住(出家人、法师)所有,落实到具体管理上,就转换成了当地管理者手中的经营权力,进而决定了寺庙能被承包,使寺庙管理权力成为寻租的能力。
现在的寺庙承包不仅仅是指这些作为社会公有教产的寺院,还有一些寺院是一些地方政府和私人老板为了商业利益而直接投资建造的,这跟寺产所有制是两个现象。所有问题实际上从20世纪初以来就是佛教界的重大问题,一直没解决。
中国寺庙自古以来是公众所有,出家法师、佛教协会都只有使用权。这个产权的所有问题,导致在社会基层的佛教与个别地方政府的关系暧昧。我曾经说过,在制度层面,我们是政教分离,但在社会基层的运作层面,政治、宗教和经济关系往往混在一起。
(注: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早报记者田波澜采访整理)
《东方早报》 日期:2012年3月14日 版次:B4 作者:李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