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第二届大中小学生公益创客论坛举行

2025年08月01日 卓越育人

   7月27日,“幸福奋斗·智创青春”第二届大中小学生公益创客论坛颁奖典礼暨“大中小学校公益创客教育伙伴计划”发布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新疆、四川、贵州、江苏、上海等全国21所学校的300余名大中小学生,齐聚申城,共同展示人工智能时代下青少年在知识应用、科技生活与民生幸福方面的创新方案,年龄跨度覆盖小学一年级到硕士研究生。

第二届大中小学生公益创客论坛举行

  本届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等联合举办,旨在搭建跨学段科创交流平台,展示以大中小学校为主阵地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成效。历时四个多月,论坛汇聚各方资源,以“学涯-职涯-生涯”贯通为理念牵引,实践探索“高校引领-区域联动-学段衔接-社会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家校社协同激发成长新动能


  论坛开幕前,依托华东师大教育学、计算机技术等综合学科优势,高校科普社团、中福会少年宫以及创客教育企业联合打造“创客嘉年华”,吸引了近180个家庭热情参与。中小学生与家长在大学生朋辈导师的带领下玩转科学实验、电子机器狗、编程及环保设计。“公益创客行”则组织小创客沉浸式体验华东师大“元宇宙未来学习空间”的“师-生-AI”协作新模式。

创客嘉年华活动现场

公益创客行参观元宇宙未来学习空间


小创客展现大担当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视频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在视频致辞中强调,构建小学培养创新意识、中学接触科学前沿、大学深耕创新创业的大中小一体化培养模式,是“迎对”AI时代,以教育创新、科技赋能、人才输送拥抱未来的重要实践探索。

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陈霜叶致辞

  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陈霜叶表示,此次活动是华东师大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打破校园围墙,将大学优质资源辐射至中小学生、社区和家庭,在暑期提供了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和社会价值的成长平台。

  本届论坛设“数智红旅·创新传承”“AI+教育·生态重构”“数智攻坚·科技自强”“智慧治理·民生提质”四大赛道,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产生7个金奖,13个银奖,22个铜奖。

金奖项目表彰

银奖项目表彰

铜奖项目表彰

  在展示环节,8岁到24岁各学段的创客代表们同台,共同许下“以科创汇聚力量,以奋斗传递幸福”的约定。从用AI技术活化红色课文、设计社区安全充电站,到探索植物固碳潜力、开发适老助幼科技应用,跨学段的小创客们展现了青少年用科技关注现实痛点的创造力。用科技解决社会真实问题,大中小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以创新致善世界的信念。跨学段学生聚焦特殊群体需求与公共服务,开发无障碍出行辅助、AI学习效率工具及社区服务方案,以科技之力推动社会幸福感提升。

优秀项目展示

大中小学生同台共话“青春创客梦想说”

  与会专家表示,小创客的项目以技术创新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展现大中小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三创精神,卓越的问题意识与实践能力,期待通过论坛能涌现更多未来之星。

与会专家点评


伙伴计划:构建大中小一体化普惠创新教育新生态


  “上海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城市,始终以先行先试姿态为青少年创新铺路,让创新教育普惠每一个青少年。”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徐速在致辞中强调了本论坛的普惠性、开放性和公益性。

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徐速致辞

  “大中小学校公益创客教育伙伴计划”的发布将论坛推向高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现场发出倡议,并为全国首批加入计划的20家单位授牌。该计划是论坛从“活动”迈向“长效生态”的关键一步,旨在系统性应对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资源分布不均、学段衔接不畅、实践平台匮乏、应用转化不力等现状和挑战。

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宣读倡议书

“大中小学校公益创客教育伙伴计划”启动仪式

  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沈晔阐述了计划初心,希望汇聚各方力量,为每个有想法的孩子提供展示、认可和支持的舞台,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与创造动力。

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事业发展部部长贾德立、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为首批伙伴计划成员单位授牌

大中小学生合唱团原创阿卡贝拉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上海)的牵头高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是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上海市试点单位。此次论坛及发布的“大中小学校公益创客教育伙伴计划”,是丰富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系新内涵、新机制的又一次新尝试,对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夯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升铸魂育人成效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为指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卓越力量。




图文、来源|教育学部 编辑|万方圆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