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编写推进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李平,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副主任顾江,南京大学张振克教授,宁夏大学李鸣骥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李晓玲副教授、刘鉴副教授,延边大学李银河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研助理贺婉钰,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杜德斌教授、曾刚教授、胡志丁教授、刘承良教授等20余人参会。会议由顾江主持。

“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编写推进会召开
李平在致辞中指出,“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一辑)作为国内首套系统性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专著,填补了学科空白,出版后先后入选中国出版集团“2024年度好书榜”和“2024年度优秀主题出版物”、中国地理学会“2024年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成为学界和政策研究的重要参考。他强调,第二辑编写应在学术深度上进一步突破,同时注重语言表达的通俗性。此外,他建议编写团队提前谋划第三辑选题,形成更加完整的全球区域地理研究体系,为中国特色地理学学科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李平致辞
本套丛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主任杜德斌教授首先欢迎与会专家,并对各位作者的积极投入与工作热情致以诚挚谢意。他充分肯定了编写团队的前期工作成果,强调充足的时间投入是确保丛书顺利完成的关键保障。他还着重阐述了加强世界区域国别地理研究的重大意义,这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地理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人类生存环境及人地关系的基础性学科,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区域国别地理是地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国家与区域作为地理要素的空间载体,地理学理论成果和规律的普适性,必须通过全球尺度的综合研究与区域间的比较分析方能得以验证;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区分及其内在关联,也只有在全球视野下方能清晰厘清脉络与层次。

本套丛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主任杜德斌教授发言
顾江指出,区域国别地理堪称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的基石。丛书(第一辑)是新时期中国区域国别研究领域中具有高水准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更是从中国视角出发构建区域国别地理知识体系的典范之作。随后,顾江系统说明了该丛书的编撰技术规范。他结合第一辑的编校实践经验强调统稿注意事项,详述学术规范要求,提醒涉及敏感内容需遵循国家官方表述,并表示商务印书馆将全方位支持丛书撰写。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副主任顾江发言
随后,各专著负责人依次汇报了书稿研究进展,分别就各自专著的框架结构、资料收集情况及写作难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杜德斌教授与其他与会专家则围绕各专著的学术规范、内容深度、区域特色,以及地图的筛选与绘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
本次会议详细汇报和讨论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的阶段性成果,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为后续高质量完成丛书编撰筑牢了基础。
图文、来源|地理科学学院 编辑|万方圆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