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必须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能力建设上有新作为和新气象。 理论创新成果通过有效传播彰显思想伟力。历史证明,凡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理论,往往取决于两个重要元素,一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创造力,二是影响社会民众的传播力。两个要素紧密联系,理论创新为思想传播提供素材,理论传播是思想力量的实现途径。作为整体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以来...
2022-10-11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解决过去一个时期党内存在的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之一,也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根本...
2022-10-11在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表述,表明了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2022-10-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政治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
2022-10-11世界上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大都市,如上海、纽约、伦敦等均坐落在河口地区,研究河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为著名的河口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导,沈焕庭平时对后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的“河口”。 沈焕庭 1935年9月1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 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并留校任教 1980年参加中美海洋沉积作用联合调查研究 1982年赴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太平洋环境实验...
2022-10-10泥炭地是全球最大的天然陆地碳库。尽管全球泥炭地的面积大约只占陆地表面的3%,但其储存的碳却约占全球土壤碳的1/3,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最有效的陆地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会导致全球泥炭地扩张和收缩吗?华东师大科学家从泥炭藓上发现新证据。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旗舰期刊《全球变化生物学》上。 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马晓英(左)和博士研究生黄文专在大兴安岭泥炭地...
2022-10-10不到两周前,“北溪”管道泄漏在海面形成大面积喷涌的图片令世界震惊。8日,浓烟、火光中的克里米亚大桥又迅速登上全球各大媒体的首页。当天,一辆卡车在桥上发生剧烈爆炸,邻近的油罐列车随之起火,最终两节桥面垮塌。在报道此事时,媒体几乎都提到克里米亚大桥对于俄罗斯非同寻常的意义:既是俄军关键的补给线,也是俄控制克里米亚半岛的象征。一些俄议员和媒体指责乌克兰是幕后黑手。对于此事,乌官方尚未作出表态和回应...
2022-10-09面对波谲云诡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赋予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定位和重大使命。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积极落实中央号召,扎实践行“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显著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充分彰显、“国际大都市”风范更具魅力。 当今世界,全球城市—区域作为全球创新的策源地和集聚地,在全球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
2022-10-09天风浩荡长三角,披襟向洋奋楫先。新时代长三角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关键词,谋划长远、干在当下,发展动力澎湃激荡,江海交汇书写传奇。 「聚合力,擘画新蓝图」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团体赛”而不是“个人秀”,握指成拳才能形成合力。在错位发展中,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把各自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打造休戚与共的区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一盘棋谋划—— “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
2022-10-09孟浩然(689年—740年),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人。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赴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而归。张九龄镇荆州,曾入其幕,后病疽而死。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六十三首。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大部分是五言短篇,七言歌行一首也没有,七言绝句只有六首。这在盛唐诗人中是少见的。 对诗歌创作,孟浩然是非常重视其思想内容的,“常自叹为文不逮意”(王...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