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从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重要历史意义

2022年10月11日

  在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表述,表明了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研讨。


自我革命是党的百年历史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自我革命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懈奋斗历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认为,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应有之义。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是我们党化险为夷、长盛不衰的锐利武器。党通过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依靠自我革命克服风险挑战,自我革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保证。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认为,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建理论的一个原创性贡献,是从忧患意识出发,立足“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着眼大历史观,归根到底是立足当下、立足现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在面对现实考验时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加强自我革命的思想与行动自觉。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杨凤城表示,自我革命有其历史渊源,把握自我革命深刻内涵,也应从当前新时代的大局出发,从时代的特色、时代的考验、时代的要求来看自我革命,并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在国际比较中进行。解读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更需要立足国际比较,在比较中增强研究的针对性与深入性。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卫平教授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与自我革命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超越党员个体意义上的政党的总体性锻造,自我革命更多定位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具有固本培元的价值,是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超越与发展。自我革命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由丰富的话语所构成。


自我革命是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之必然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表示,以自我革命保障始终坚持初心、不负使命的历史逻辑,以自我革命保证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的理论逻辑,以自我革命有效应对国内国外、党内党外风险挑战的实践逻辑,以自我革命跨越历史周期率的政治逻辑,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纯洁性和不断推进历史进步的特点,凸显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成就,以及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力谱写崭新篇章的政治优势。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认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内涵便是在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同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自我革命伴随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并将在新征程中继续进行下去。从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高度认识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理解,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自觉。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祝灵君认为,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即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社会革命促进自我革命,直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在党的革命话语体系中,社会革命主要是破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党的自我革命是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生机活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认为,伟大社会革命锻造和成就伟大的党,伟大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前提和保障,伟大社会革命是伟大自我革命的目的和归宿,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伴相随、互促互进,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这一思想成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相关理论,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把伟大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统筹推进、一体推进的高度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时代价值。


深化自我革命要立足大历史观、保持战略性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总表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表述以党的自我革命命名,强调了自我革命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精神;以战略思想定位,表明了这一思想是管全局、管长远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戴立兴认为,自我革命为我们推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抓住了根本,探索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一个成功路径,同时开创了政党政治文明的新形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深化自我革命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主基调,把“两个维护”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首要政治任务,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并发挥政治监督对推进自我革命的保障作用。

  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院长刘红凛提出,研究自我革命战略思想要关注八对关系,一是自我革命的字面意思与问题本质,二是自我革命这一思想的历史性与现实性,三是自我革命思想来源的间接性和直接性,四是自我革命的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五是自我革命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六是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七是自我革命与政党调适、政党变革、政党转型的关系,八是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一个过程,坚定不移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同时必须注意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性、系统性、创造性、科学性、有效性。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基层党建研究中心主任吴涛认为,对于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理解,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在于广大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坚守共产党人的思想高地,坚持慎独、慎微,防微杜渐,心中高悬法律明镜,知晓做事尺度,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内教育,建立符合新时代新阶段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承办。


阅读原文


记者丨王珍 张宗禧 王子涵

来源丨上观新闻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