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获悉,华东师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华东师大4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讲教师杜震宇、周立旻、杜德斌、刘承良、何修猛等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近年来,华东师大积极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推动
教育法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法,是全面依法治教的法律基础。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于4月30日起正式施行。为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教育法,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意义,推动形成全面依法治校新局面,6月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在闵行校区举行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新修订
人物小传 包起帆,1951年2月出生,1984年入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1968年参加工作,曾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市政府参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从研发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起步,推进港口装卸机械化,被誉为“抓斗大王”。而后他又以实现港口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为目标,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他连续5次获评全国劳动模范、2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
6月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发起的 “大河三角洲计划”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以下简称“海洋十年”)首批入选的65个行动方案之一,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入选方案,且是28个“计划”层级的项目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全球海洋健康状况衰退与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联合国决定自2021年启动“海洋十年”计划,该计划是近年来联合国框架下最重要的海洋科学
6月10日,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江西省井冈山大学召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华东师大4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讲教师杜震宇、周立旻、杜德斌、刘承良、何修猛等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近年来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由上海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特殊行政管理系统等因素决定的,并与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对远东地区侵略格局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后面临的困境有关。本文根据马林档案资料以及中共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辑日本警视厅所存中共成立前后的资料,就上海成为中共诞生地的历史原因进行再探讨。 国际大都市的特殊地位决定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必然性 二十世纪初年,上海已是一个国际大都市
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日前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职业教育法施行20多年来的首次大修。 草案共8章58条,聚焦职业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法律基础。 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公布实施,对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 然而
创建于1951年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是蜚声海内外的学术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许杰、徐震堮、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程俊英、周子美、李毓珍、万云骏、史存直、林祥楣、王智量等知名学者均曾执教于此。 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还涌现出以戴厚英、王晓玉、赵丽宏、王小鹰、孙颙、陈丹燕、宋琳、格非、李洱、毛尖等著名作家为代表的“华东师大作家群”。2000年以来,还有许佳、苏德、蔺瑶、刘弢、葛圣
5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指导的,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迎建党百年“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暨党领导立法重大课题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迎建党百年“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暨党领导立法重大课题研讨会”会议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内法规与立法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俊教授致欢迎辞。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将成为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金融科技中心、优质营商环境示范中心和金融人才中心,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拟开展外汇管理高水平开放试点,为外汇领域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积累经验;支持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打造促进双循环的绿色金融枢纽…… 今年是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之后的再出发之年,在昨天开幕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一行两会”相关负责人不仅
作为数字化转型以及推进智慧教育的技术关键,教育数据技术及其应用创新是核心。智慧教育所追求的大规模因材施教,最关键的技术核心在于数据智能,以及伴随数据智能技术的机制、教者的跟进。当前的智慧教育实践中,数据智能驱动教育生态重塑的前景已经浮现。前路依然曲折。 如何理解数据智能 通俗地理解,数据智能是从大数据中“提炼”出来的价值。同样地,教育数据智能是海量教育数据模型、深度学习算法、高度计
近年来,盲盒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在互联网平台上,只要搜索盲盒,不难发现销售者众多,销量颇高。某物流平台数据显示,今年“6·18”盲盒手办预售备货量同比暴增1000%,有报告显示,在“95后”最“烧钱”的爱好中,盲盒手办排名第一;“95后”已成盲盒手办市场重要消费人群,占比近四成。 江苏省苏州市某盲盒店内 深受年轻群体青睐 “叮咚。”思宇点开手机,发现是微信群里小伙伴发来链接,某品牌系列
2021年高考刚刚落幕 孩子们终于迎来“放飞”时刻 不过,不少人可能忐忑不安 考得不好怎么办? 知名科学家也曾经历高考失利 “物理100分、语文40分” 中科院院士褚君浩 用自身经历告诉青年学生 “要像小草一样不怕挫折,坚强成长”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院士们同样经过许多重要的人生抉择路口。比如,实现理想的路上遇到挫折怎么办?选择专业时追热门还是选热爱?面对国外的丰厚奖学金,是不是要出国
6月7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闵行校区举行2021年第八次集体学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梅兵,校长、校党委副书记钱旭红,校党委副书记朱民,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副校长孙真荣、李志斌、周傲英,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红亮,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静出席会议。副校长戴立益列席会议。学习会由梅兵主持
上海正在以“数字蝶变”引发“城市蝶变”,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上海的使命担当,成为了今年上海市政府的1号研究课题,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华东师大也正在组织专家积极作为。4月8日,上海市政府召开由龚正市长组织推进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专家座谈会,华东师大副校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傲英教授作为受邀的八位专家之一参加座谈,为上海的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 为了更好地引导
共有 23,6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65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