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如何响应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近年来,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张健团队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兰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机构的研究者合作,基于大陆尺度上81个树种30多年的监测样地,通过32万多株植物个体的动态监测数据,检验了种群补偿效应(树木生长、死亡与繁殖之间的权衡关系),发现当前温度可能已超出这些树种的温度适宜范围。 该研究
过去十年,是职业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十年。许多重要的新政策、新举措在这一时期诞生,如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地位、开发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现代学徒制、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技能型社会等。发展至今,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已有成就:职业教育已形成向现代化迈进的基本框架。 在这些政策和举措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确立
5月26日上午,2022届优秀毕业生代表交流座谈会在线上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教务处处长孟钟捷、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福义、后勤保障部部长赵健,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学生(研究生)工作处处长余佳,以及部分2022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学生(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兼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王新燕主持。 2022届优秀毕业生代表交流座谈会在线举行 孟宪承书院、中国
今天(5月26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透露:全市高三、高二年级学生从6月6日,初三年级学生从6月13日起返校复学;中小学其他各年级学生继续居家在线学习至学期结束,学校可在学期结束前安排一次学生返校活动(包括为小学5年级学生举行毕业典礼等);幼儿园、托儿所、托育机构等不再安排返园。居家照护确有困难家庭的学生,可自6月6日起申请到校到园,由学校和园所提供相关服务。 对此
上海疫情形势趋缓,学生将于下月逐步返校复课。面对推迟一个月的高考,不少高三学生和家长难免有些焦虑,如何调整情绪,以饱满状态迎接高考?来听听专家和“过来人”的建议。 To学生:接纳焦虑、保持节律、运动调节 李文卿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毕业于上海市延安中学的她,在2020年同样经历了高考延期和居家网课学习。 “当时学校除了体育课都是录课,答疑则是通过微信形式。”李文卿分享
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重要风向标。2022年4月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颁布,即将迎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结构重塑黄金发展期。对上海而言,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汇集海外高端要素资源,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的新要求。然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课题组通过调研
5月26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组团2022年度第一次联席工作会议在线召开。云南省、江西省教育厅领导,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昭通学院、上饶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大学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华东师大副校长雷启立主持。 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组团2022年度第一次联席
5月22日,正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之际,生态学著名期刊Ecology Letters在线发表了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和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张健团队的研究成果。 Ecology Letters刊发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和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张健团队的研究成果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生物
推进《强师计划》系列笔谈 在我看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简称《强师计划》),具有时代意义、创新意义、引领意义。 《强师计划》具有时代意义。新时代的中国教育需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高质量教育体系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所以,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出台《强师计划》恰逢其时,很有时代意义。 《强师计划》具有创新意义。这是一种
童愈亮(发展规划部副部长)、董盈盈(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普陀校区河东片区片区长(C班),分别于3月31日、3月21日进校,“五一”前换防。目前已再次进校,驻守河东片区开展新一轮值守工作。当值期间,他们经历过“足不出户”的封控之难,也体验了“守得云开”的转段之喜。今天,听他们讲述河东片区的战疫故事。 河东片区ABC班在校集结 火速集结的“河东ABC群”,一班轮值三班帮 3月25日中午11点
去年秋天出版的《王伯群教育生涯编年》(汤涛著,上海三联书店,2021.9)是一部融学术旨趣、人文情怀和使命意识于一体的年谱力作。 定规与定法 年谱写作有定规,史料取信有定法,汲取、遵循年谱写作的传统方法既是顺应读者阅读习惯的需要,更是考验作者严谨治学程度的标尺。该著以年为单位,承袭传统月、日逐条分述谱主事迹的方式,即是定规。 定规之下的写作在旁人看来是枯燥的,作者却沉浸其中,在解读谱
汤涛是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传播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专家。曾留学日本。出版有《乱世清流:王伯群及其时代》《无限的思念:汪道涵纪念影像》《和爱的颂歌》等专著17部,主编《张寿镛校长与光华大学》等“丽娃档案”丛书著作25部,主持《汪道涵年谱》等国家社科和教育部社科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上百篇。前不久,他回到久别的校园,就这段时间的思考,他与我们做了分享
共有 23,58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3 页 当前第 48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