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通过创新终身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强化终身学习服务供给、提升市民终身学习品质。构建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制度,正是近年来本市终身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动因与背景 过去二十多年,上海各城区、街镇和终身教育机构因地制宜,不断完善
“家政服务”“直播变录播”“儿童剧本杀”……在这些看似正常的活动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学科类培训的名目。“双减”政策落地一年多以来,成效显著,然而仍有部分个人和机构利用家长焦虑心理,以更为隐蔽的形式开展学科培训。部分地方对校外培训监管执法不到位问题逐步显现,影响“双减”政策的落实。 近日,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
学校定于2022年11月29日(周二)下午安排校领导信访接待,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信访接待校领导 钱旭红 校 长 二、信访接待时间 2022年11月29日 13:30 ~ 15:30 三、信访接待地点 闵行校区办公楼909室 特此公告。 信访办公室 2022年11月25日
11月19日,由华东师大承办的2022高校学生人工智能训练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正式开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教务处处长孟钟捷、终身教授祝智庭、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英特尔(中国)院士戴金权、全球数字化能力建设项目中国区总监颜历以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饶师范学院、昭通学院的74位学生参加
华东师大一年一度的创新创业教育周活动火热来袭!本届活动周以“创新无止境,创业践于行”为主题,将举办双创成果展、高峰论坛、领袖成长营、创客圆桌会议、项目路演等60余场精品活动。全校师生将共享这场异彩纷呈的创新创业“嘉年华”,感受创新基因的激情澎湃和创业活力的竞相涌流。 11月23日上午,活动开幕式在学校普陀校区博创楼举行,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束金龙,学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11月22日,“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成立暨通识教育研读文库启动仪式”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举行。据介绍,近年来,在“卓越育人”改革背景下,华东师大积极推行“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为配合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决定建立“通识教育研读文库”,联动第一和第二课堂,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华东师大通识教育委员会由顾问和委员组成。顾问分别由6位国内通识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委员由校内60
CCTV-10《创新进行时》栏目于11月21-22日两集连播《沙漠“卫士”》专题纪录片,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张新宇教授团队研发的植树挖坑机器人。为了缩短荒漠治理的时间,提高植树效率,华东师范大学张新宇团队历时4年,研发出了一套“植树机器人”,对解决沙漠治理这个全球化难题,做了一次积极探索。 阅读原文 来源丨CCTV-10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
一、摘要 “内生”问题是现阶段制约中国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症结所在,也是高校帮扶作为外生力量介入时需要突破的关键环节。本项目在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开展近三年的乡村振兴新内生发展实践模式探索,采取“上下联动、内外共生”的“新内生发展”行动思路,从价值、主体、行动和结构层面入手,总结出相对成熟的行动路径、实践机制和经验教训,为解决“内生”问题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行动框架。项目以泽铁村为试点,通过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理论界组织开展系列研讨活动,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11月11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暨“新征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理论研讨会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
11月24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四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十大品牌活动”颁奖仪式暨交流会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度荣获“上海文化企业十强”荣誉称号。 文化力量,领变未来。坚持两个效益相统一,华东师大出版社2021年经营业绩在上海出版业中名列前茅。 本届获奖的“文化企业
虽然《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已经结束,但关于湿地保护的话题却仍未落幕。 四川若尔盖湿地 大会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部级高级别会议通过《武汉宣言》,成为凝聚各方共识、推进全球湿地保护合作的重要体现。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对泥炭地、珊瑚礁和海草床、红树林、高原湿地、地下水系等脆弱生态系统适当采取优先保护和管理”…… 对于很多人来说,泥炭是个陌生的词语。但事实上,它对
11月16日上午,“郑有慧女士、郑有瑛女士捐赠郑逸梅先生手稿及其友朋书画”仪式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图书馆举行。郑逸梅先生之孙女、华东师大美术学院1986级校友、海上著名画家郑有慧女士,副校长顾红亮,图书馆馆长胡晓明,中文系古籍研究所教授丁小明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副校长顾红亮向郑有慧校友颁发捐赠证书 郑有慧校友此次捐赠了郑逸梅、潘景郑、周退密等人手稿墨迹,以及邵洛羊、赵冷月、陈从周等人书画
11月22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成立暨通识教育研读文库启动仪式”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举行,校长钱旭红,副校长周傲英、戴立益、雷启立,通识教育委员会顾问、委员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唐玉光主持。 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和建设“通识教育研读文库”是华东师大推进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卓越育人”改革背景下,华东师大积极推行“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为配合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1月2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变革里程碑意义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来自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期刊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共有 23,57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2 页 当前第 41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