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深化新文科建设,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在信息时代,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正在成为第四科研范式,这对新文科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国内外一些高校对文科压缩布局的趋势,我们需要
编者按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深刻认识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解决好我国当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如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本报
过了夏天,又有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将走进校园,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这不仅仅是多年寒窗苦读后迎来的一个学习的新阶段,更是走向更广阔、更丰富人生的新起点。 从高中到大学,十八九岁的少年和中年的家长们准备好了吗?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郦玉从事高校学生工作和生涯指导工作19年,她给大一新生们支招:树立目标、寻找方法、增添自信。同时,她也提醒刚刚“升级进阶”的大学生
我国一直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初中各年级全面实施。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与实践。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一直秉承“全人教育观”,坚持“五育融合”,通过系列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对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担当意识和服务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
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只有传承记忆,才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面对冲突频仍的世界,轻轻翻开历史的褶皱,研究二战史的历史学家往往肩负着双重使命。作为记录和揭秘历史真相的人,他们需要不断翻阅史料,直面黑暗,揭开历史的伤疤,不断提醒人类勿忘当年的苦难与悲剧。而讲述战争的残酷,是为了让鲜血不白流,让和平不再缺席。历史学家也将痛苦的战争记忆转化为和平叙事的基石,通过教科书、公共纪念和国际
全球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攻克含氯塑料回收的世界性难题,华东师大张伟团队最新成果登上Science。 聚氯乙烯(PVC)和聚烯烃(PE、PP)等难以降解的混合塑料废弃物,如何变废为宝、绿色循环?如今,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这些垃圾竟能一步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油,且转化效率超过95%。 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日前发表中国科学家牵头的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来自华东师范大学
近年来,“包挂” 风潮正悄然席卷年轻群体。有人背包侧面挂个小玩偶,为通勤路上添了几分灵动,有人在包上挂个联名款挂饰,与身上穿搭巧妙呼应,成了吸睛的时尚细节。从一度火到断货的 Labubu,到迪士尼 IP 联名款、再到各地博物馆推出的特色文创,这些小巧的包挂虽不起眼,却渐渐成了当下年轻人眼里的“硬通货”。那么,这小小包挂究竟为何能俘获众多年轻人的心,掀起一阵风靡热潮? 在一家潮玩文创店里
出版行业需要建立标注、溯源、伦理三大标准。《AIGC技术对中国出版行业影响及应用情况调研报告》首发。 面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不断发展,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出版业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应对?当AIGC技术渗透到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排版发行、营销推广等出版业各环节时,出版业的价值链将如何被重构?在AIGC技术大幅度压缩编辑出版周期、降低成本的背景下,出版机构怎样重新定位自身在内容生成和
华东师大《丈量美丽中国》课程走过五年,师生团队用脚步踏出守护美丽中国生态屏障的探索之旅。 这个暑期,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19名本科生在教授团队带领下,从乌鲁木齐启程,横跨准噶尔盆地,深入卡拉麦里荒漠、阿拉山口大风区、阿尔泰山脉与伊犁河谷,在普氏野马栖息地、盐尘暴源头、退缩的泰加林带与生机盎然的绿野草场之间,展开了为期14天的“丈量大漠戈壁”生态远征。这是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自
8月15日,应湖南省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院士率团赴湘考察交流。此次访问聚焦产业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围绕计算产业,续写校地合作新篇章。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会见代表团一行。 华东师大代表团访问湖南 双方举行交流座谈 沈晓明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梅兵、钱旭红一行表示欢迎,向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对湖南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湖南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
15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一行会谈。 沈晓明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梅兵、钱旭红一行表示欢迎,向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对湖南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湖南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需要吸引高校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希望与华东师范大学在现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坚持互惠互利、务实可
开启一场“以光为刃”的降塑实验 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从海洋打捞上来的五花八门的塑料垃圾——附着泥沙的塑料袋、混着海水的废弃塑料瓶、被海藻缠结的尼龙渔网,正被阳光“温柔切割”。两年前,为破解“白色污染”这个令人头疼的顽疾,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和他的团队“以光为刃”,在海边开启了一场直奔产业的降塑实验。而今,曾依赖焚烧填埋处理、在自然中仍可存留数百年的顽固污染物正逐步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20年前的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次提出,打开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画卷。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作为全国高校率先开设的野外考察实践课程,华东师大《丈量美丽中国》课程,融“五育”于山河实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先锋力量,师生团队用脚步踏出守护美丽中国生态屏障的探索之旅,这段科学远征已经走了五年。 同学们在高山牧场点位
抓住触手可及的学术深造机遇,还是在AI与数字化革命浪潮中推开行业变革窗口? 在一家上市医药企业实习时,面对54个互不相通的系统、3万多张“无主”的数据表格,华东师范大学的“00后”学子杨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数据迷宫”的震撼。这份始于2020年的实习经历,不仅点燃了他创业的火花,更为他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学术gap year(空缺年),用AI工具为企业点亮“数据矿脉”——杨韬2023年获得保研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华东师大与三明学院携手打造的“中国高校抗战迁徙纪念馆”筹备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7月23日,纪念馆编撰小组召开第六次咨询研讨会,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校合作交流办主任李彦垒,三明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吴焰辉、档案馆(校史办)副馆长黄宇宏、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长吴爱娣,以及纪念馆编撰小组成员参加研讨。研讨会由档案馆副馆长李炜菁主持。会上
共有 23,62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2,09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