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劭农 文化建设与文化繁荣已成为当今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与其他领域的建设不同,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要复杂得多。首先,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人的美感及审美判断力和价值观的问题。 回溯到2000多年前,孔子曾明确地将审美与情感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很好地解释了诗、礼、乐之间内在的关系。而通过审美
侯定凯 顶着诺贝尔化学奖评委成员、欧洲科学基金会主席等光鲜学术头衔, 瑞典生物化学家伯尔蒂·安德森(Bertil Andersson) 于2007年来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出任教务长一职;2011年,伯尔蒂·安德森从全球约65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历史上首位外籍校长。在解释为何他愿意从欧洲来到一个亚洲国家担任学术领导人时,伯尔蒂·安德森在不同场合强调了这样的观点:在欧洲
12月3日,由文汇报主办、上海东方青年学社协办的2011年度“文汇讲堂·社科新人季”第二场学术演讲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科学会堂举行。 图为资深学者(右)“拷问”社科新人场景 陈龙 近年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我爸是李刚”、“郭美美”等公共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仇官、仇富心态,已影响到社会和谐甚至社会稳定,也折射出当下某些领域社会公正的缺失以及人们对公正的呼唤
新华社上海12月6日电(记者俞菀 仇逸)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生源竞争“考验”高校招生制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年初自主招生“抱团联考”,年末又现“聚散离合”。另一方面,“洋大学”抢滩中国,使得国内高校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高考不再是唯一出路,本质上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大学与考生双向选择。 与此同时,围绕高考的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受人关注:高校自主招生能否摆脱“抢生源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高伟东报道: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留学中国说明会”日前在匈牙利罗兰大学文学院会议厅举行,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6所中国高校及匈牙利罗兰大学、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佩奇大学等10所匈牙利高校参加了说明会。说明会上,参会的中国高校代表详细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学科特点、专业特色及办学水平,在场的匈牙利
本报讯 (记者 朱珉迕)2011上海青年公益巡礼暨第二届上海十大公益项目颁奖典礼昨晚在上海星舞台举行。“乡村教师飞翔计划”等10个公益项目获颁第二届“青年影响社会”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公益项目”;“画出彩虹”等10个项目获颁“十大最具潜力公益项目”。 据了解,第二届上海十大公益项目评选由团市委、市民政局主办,共有全市190个公益项目参加评选。历经4个多月评选后,20个优秀公益项目脱颖而出
早报讯 昨日晚上,上海青年公益巡礼暨第二届上海十大公益项目颁奖典礼举行,“乡村教师飞翔计划”、“伙伴聚家为老服务综合项目”等10个项目获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公益项目称号,“公益跳蚤会”等10个项目获上海“十大最具潜力”公益项目称号。 本次评选活动由团市委、市民政局主办,得到市社会工作党委和市文明办的支持,共汇集了全市190个公益项目参加评选,经过历时四个月评审、投票等阶段,最终20个优秀
中新网上海12月6日电(记者 许婧)经过4个月的评选,由上海团市委主办的第二届“青年影响社会”上海十大公益项目评选活动6日揭晓,包括济贫、助残、扶困、救危,以及倡导低碳生活、促进社区融合、关注艺术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等引领社会风尚在内的10个上海青年原创优秀公益文化项目获奖。 上海青年越来越热衷公益,此次获奖的公益项目均围绕“影响”这一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主题,让公益事业更能“影响”他人成为这些
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法旅游论坛上,在涉及城市旅游与宜居关系的讨论中,有专家提出“宜居城市不完全等同于旅游城市,旅游城市可以是宜居城市”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和深思。 2000年建设部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反映了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的宜居性。现在很多城市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求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创建宜居城市。 发展旅游对创建宜居城市有促进作用,这包括通过促进
为迎接华东师范大学六十周年诞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五套厚重而又珍贵的书系——《孟宪承文集》、《御制耕织图》、《丽娃文脉》、《师魂》、《华东师大出版人》。之所以说厚重,既在于其篇幅——洋洋数百万字;更在于其内容——它们既有华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的著述集、也有华师大一辈名师的故事、华师大学人60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获得的丰硕成果、从丽娃河走出的在全国各地从事新闻出版业的学子
【本报讯】海外院校近年来屡在中国开「分店」。纽约大学上海分校今年获批动工。日前,纽约大学校长约翰.塞克斯通(John Sexton)直言并不担心质素危机,相反,合作为双方提供了「多一种可能」。 继英国诺丁汉、利物浦两所大学在内地开办分校后。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合办的上海纽约大学今年三月奠基,预计明年秋季可收生。约翰.塞克斯通日前于「百人会」第四届大中华区会议上,与本港高校校长共话教育全球化
寒假尚未来临,许多家长已开始为孩子的寒假“第三学期”做打算。似乎是顺应家长的需求,不少幼小衔接班也已开课——每周日或者周六从早到晚,语、数、外一门不拉,一直上到明年6月。“保证你的孩子进入小学后,零适应期”、“在我们这里上过课的孩子进入小学后,考试肯定是高分,丝毫不用担心”、“在我们这里上过课的孩子,肯定能够考上名牌小学,民办小学肯定没问题”……这是不少幼小衔接班的诱人广告。 对于每个
华东师范大学日前公布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方案,该校自主选拔面向所有普通类本科专业开放。已获得中学推荐的江浙沪学生无需再报名参加免费师范生自主选拔文化测试。 【自主选拔录取通道】 中学推荐:学校将根据历年来各中学报考情况,对部分重点中学发放优秀生推荐表,由中学根据学生成绩情况和高考意愿进行推荐。 考生自荐: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学生,可进行自荐: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
本报讯(记者 马丹)“打酱油”“hold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办、共青团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学生会承办的上海高校“校园十大流行语”评选结果今天出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自修》主编李锋说,不同时代的流行语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是从很多非理性的语言中逐渐产生的,代表了青年人共同的情绪,折射出当下的社会和文化。“随着网络的盛行,这次出炉的‘校园十大
本报讯记者 刘晶晶 昨天晚上,2011上海青年公益巡礼暨第二届上海十大公益项目颁奖典礼在上海星舞台隆重举行,“乡村教师飞翔计划”等被评为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奖,“鲁冰花舍——给孤残弃婴一个温暖的家”等当选为上海“十大最具潜力”奖。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出席颁奖典礼,团市委书记潘敏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施南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
共有 23,64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1,44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