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个幽灵,挥之不去。信仰危机与信仰问题,多少年来一直纠缠着中国人,也纠缠着中国社会精英——企业家阶层。 实际上,中国人始终不缺信仰,无数中国人心中并不缺乏自己认定与选择的信仰。关键的问题是,人们需要的信仰,是什么样的信仰,是为了什么去信仰?而在这丰富多样的信仰关系面前,这些信仰能够给人以真实的关怀,或提供彼此认同、建构社会诚信的伦理规范吗? 依据北京零点研究咨询公司在2007年的“中国人
晚报讯 昨天下午,由本报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中文自修》杂志社发起的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学研究所理事会在华师大成立,吸引了全市35所重点小学参与。 在昨天的成立仪式上,与会的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教育专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就“小学生该不该背作文”展开研讨。记者采访发现,如今,小学生作文的现状不容乐观,作文过于程式化,成人腔严重。作家赵长天说,他曾参
英国政府于1997年开始推行一项名为“确保开端”(Sure Start)的儿童早期发展促进计划。该计划面向所有家庭及儿童,通过向家庭提供儿童健康、儿童保育和教育、家庭育儿咨询等服务,帮助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的游戏,确保让所有的儿童都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生命开端。 从公共服务理论视角来看,“确保开端”政策的原则包括“合作性”、“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儿童尽早起步”以及“监督和质量控制”等。“合作性
本报讯 (记者 朱珉迕)作为宝山区发改委主任,陆继纲参加过无数次讨论各类区域规划的会议。最近这一次,与他同座的不只有区里的同事,还有许多“外来和尚”。 宝山区五大重点转型地区之一的吴淞工业区,即将明确转型方案。陆继纲与多位同济大学专家同座商议,“占地24平方公里的老工业区如何找到真正适合的转型定位,并匹配最适应的体制、机制、政策,并不是我们一个区的几个职能部门能够议定的,需要多方
施蛰存先生经过几十年的搜求把玩,又在沉寂中潜心研索,最终不仅成了名符其实的内行,并且还一点一滴地成就了其博大精深、自具心得的“北窗之学”。 《施蛰存北窗碑帖选萃》所收碑帖之一 或许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某种共识,去年,施蛰存先生“北山四窗”学问中金石碑版之学的多种相关
时下距京师同文馆设立推动西学东渐之兴起已有一百五十载。百余年来,尤其是近三十年,西学移译林林总总,汗牛充栋。累积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从西方寻找出路的理想,以至当下中国人提出问题、关注问题、思考问题的进路和理路深受各种各样的西学所规定,而由此引发的新问题也往往被归咎于西方的影响。处在21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新情境里,如何在译介西学时作出新的选择,又如何以新的思想姿态回应,成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
普赤参加勤工助学补贴生活。 尼玛普赤7年后终于可以回家过年。 本版摄影 记者吴恺 又到一年寒假时,每位学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和家人团聚在一起。眼前这个瘦瘦小小的藏族姑娘尼玛普赤,从初中时考入内地西藏班读预科开始后到如今升入大学,已经有7个新年没有回家过了。有的年份是藏历新年恰逢已经开学,有的年份是可以回家过年,但是那些年即使凑够到拉萨的火车票,也凑不够拉萨到家的汽车票。今年
安启龙新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寒假回家带妈妈来上海走走,看看自己的学校。 安启龙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妈妈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不能给她的5个子女很多教诲和指引,但我妈妈的伟大不逊于任何一位母亲!”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安启龙对妈妈的爱如此炽热而坚定。这个懂事而善良的男生最担忧“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妈妈腿脚还灵便,他新年最大心愿就是寒假回家带妈妈来上海走一走,“世代都在云贵高原的山区
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剧本奖”和“戏剧理论评论奖”昨天在京揭晓。戏曲《大地飞虹》(陈林、文硖)、《赛金花》(杜家福)、《还看球吗》(李龙吟)等18部作品获剧本金奖。 本次首度开评的戏剧理论评论奖为四位成就卓著的老戏曲理论家颁发了“戏曲教学与研究终身成就奖”,他们是:中山大学黄天骧、南京大学吴新雷、华东师范大学齐森华、山西师范大学黄竹三。并为俞为民、谢柏梁
本报讯 记者 刘昕璐 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城市文明巡访团寒假巡访活动近日启动。30多名大学生从上海市文明办主任燕爽手中接过队旗,成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团的新成员,他们将利用寒假时间,走街串巷,捕捉社会陋习,规范文明行为,倡导文明新风,成为新一批城市文明的“啄木鸟”和“布谷鸟”。 “‘爱在华师大’的文化基因给了我们广阔的大爱情怀,我们要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传播到这个城市
“周边”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样一组数据或可说明:中国有2.2万公里陆地国界线,与14个国家陆地相邻,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同8个国家隔海相望。良好的周边关系自然是中国周边政策的目标和真诚的愿望,也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周边地区也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演变。周边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周边问题
日前,台湾传出有多所大学多名教授涉嫌用“假发票”报销研究经费,部分教授被台检方以涉嫌贪污、伪造文书等罪起诉。这一新闻引起媒体和社会广泛争论,很多人谴责学者不应该“公器私用”,把纳税人的钱用来改善个人生活,也有人觉得学者亦有难言之苦衷,就此早报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向平。 东方早报:你怎么看待台湾学界爆出的贪污丑闻? 李向平:涉嫌使用假发票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法律问题
共有 23,52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69 页 当前第 1,339 页 |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师范大学沪ICP备05003394号-26华东师范大学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2号